《孔子游春》教学反思( 六 )


在教学“师生论水”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说说子路和颜回的志向,然后议一议:“他们的志向好吗?”引导学生明白应“志向高远”而舍“小我”,紧接着问:“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呢?能具体说说吗?”在学生充分回答后,我鼓励他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希望大家牢记自己的诺言,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 。”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自觉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圆满地完成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任务,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


最近,我三次执教了《孔子游春》一课 。我之所以几次选择《孔子游春》这样一篇富含哲理的文章,不是自己多么擅长讲这类型的课,而是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一次主动尝试的机会,一次挑战的机会,无论成功与失败,无论赞扬还是批评、鄙视 。就像每一个演员都喜欢挑战各类的角色一样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一定成功就会带来喜悦、快乐,而是在我们蓦然回首时,不留太多的遗憾在其中 。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游记 。它生动地描绘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泗水实施教育的故事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考虑到我们的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量比较少,对这类文章接触的不是很多,理解这篇文章的深刻情感时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并专门观看了最近的一部大片《孔子》从全方位、立体式的了解这位圣人先师,学习他,崇拜他,学习他的名言,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并引导学生也大量查阅孔子的资料,这为理解课文中“论水”部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开始我把教学任务定位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美丽 。随着第二次教学,我发现“游赏泗水”折射着新课程精神的灿烂光芒,和当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有着惊人的“合拍” 。我不由自主地认为“游赏泗水”其实就是孔子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实践) 。教学这一课后,我对生活于春秋末期、距今有2500多年之遥的孔子先生深深佩服并充满感激,因为“游赏泗水”加深了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感悟:
1、形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学生生命负责
孔子组织“游赏泗水”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春天到了,泗水涨春潮了 。简单的答案却蕴涵着深刻的教育理念 。因为时空限制,我们不可能和孔子先生进行直接对话 。可是谁能说孔子不是这样想的呢?春天来了,我应该带弟子们去感受春天的美景;泗水涨春潮了,我应该带弟子们去感受春潮 。孔子自觉地把组织“游赏泗水”当作了义无返顾的教育使命 。其间透露出孔子先生先进而明确的教育理念:为弟子们的发展服务,对弟子们的生命负责 。我们再来审视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因为现行的课程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执行教育评价不够严实,应试教育之风依旧强盛,所以是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如何,事实上一直没有真正纳入对学校、教师的实质性评价范畴 。于是导致一些学校、教师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热情,是必然的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说更要倡导一种为师者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孔子先生式的自觉良知和行动来认识实施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