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反思(13)


三、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
教师定位不准:教师只是引导者而非主体者 , 教师是伴郎而非新郎 , 伴娘而非新娘 。表现在独霸讲堂 , 忘记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 要教会学生走路 , 要让位讲堂与学生 , 而非一味的教师在堂上表演走路 。
四、不能反思 。
教学效果不好 , 不自我反思 , 反而埋怨学生“没有配合好” , 奇谈怪论!学生配合什么?难道课堂教学是演戏?如此本末倒置 , 不是学生配合教师 , 而是教师服务学生 。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历届学生对于《酸碱盐》知识部分的学习 , 都显得比较困难;每一次上完这部分 , 我都感到效果很不好 。
今天先在二班上完《碱的化学性质》 , 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 , 第一部分先通过做NaOH、Ca(OH)2与Fe2O3、Na2CO3、CuCl2的反应实验 , 然后总结出碱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 , 部分盐 , 酸的反应情况;第二部分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 教材意图是通过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总结出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 学生在下册第六章中再详细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这种认知 , 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 即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但是学生对于理解NaOH、Ca(OH)2同样是碱 , 为什么前者不能和Na2CO3反应 , 后者却能够发生反应;也不能在深层次上理解Fe2O3为什么不能与它们发生反应 。于是将在下节一班的课做了调整:先抽学生书写稀盐酸与Mg、Fe2O3、CaCO3、AgNO3、NaOH的反应方程式 , 然后以此引出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 并初略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接下来学习碱的化学性质 , 先通过理论分析 , 预测判断反应是否能够发生 , 再通过实验验证 , 完成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然后我还引申了酸和碱与其他一些化合物的反应 , 判断其是否可以发生 。
通过我对两个班学生的了解 , 以及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 , 一班的学生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 , 效果也要好得多 。后来我进一步分析教材第五、六章 , 我认为这样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 而且还应该再提前讲解 , 最好的是在学习完本章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之后 , 就详细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发生的条件 , 我的理由是:
一、适度调整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 , 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关键 。
教科书不是静态的 , 它经过老师在大脑中的再理解、整合之后 , 结合学生实际 , 就有了教师心得解读 , 赋予了新的灵魂 。酸碱盐的知识本身就具有容量大、系统性强的特点 。前边已经学习了O2、CO2的化学性质 , 探讨的方式是通过该物质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映状况来总结其化学性质 。基本反应类型 , 已经接触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那么 , 中和反应应该属于那一类呢?如果不及时加以归类 , 学生在分类方面就会混淆 。换句话说 , 提出中和反应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复分解反应 。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大多又是复分解反应 , 因此 , 学习了中和反应之后 , 就有必要理解这种反应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