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怎么写?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
会说》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读后感
——尊重孩子,让他们愿意听,愿意说
暑假里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书,我第一本拿起的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看这书,先是被这书名所吸引,而后被文中一些新颖的理论所振奋 。此书虽然是写于父母看的,但是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本是同源,也是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值得借鉴的 。
我读书大约都是有些囫囵吞枣,本想借着书的《前言》大概了解一番内容,却不料,《前言》中却毫不避讳地要我们
从图片看起,可随意翻看,无需按部就班一页一页地细读 。这样的前言恐怕还是第一次遇到 。翻开书本,果然,此书最吸引人眼球的果真是一幅幅生动的漫画插图 。以这样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案例 。脑中不禁暗忖,作者在著书之时一定在想“如何写读者才会被吸引吧”
图片案例确实够引人入胜 。当一张张图片翻过眼前,我记住的尽然不是画面,而是图片上那一行行的对白 。
错误做法的案例:父母总是按着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和孩子交流,总是期许孩子按着自己的思路去做 。可是往往越是这样,预期的目的越达不到 。而相反的父母如果认真地听一听孩子的话,感受一下孩子的心情,哪怕只是用“啊,真的,恩,哦,我知道了”简单的语言,孩子却会心的接受了 。而且哪怕只是沉默地听着孩子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孩子自己就一股脑儿的把要说的事都说,甚至把怎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提出来
了 。
我很震惊,但是,的确,有时候孩子并不需要我们给他建议或者一大堆的大道理,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 。我不禁感慨,当我们的学生向我们诉说某些事的时候不也是怀着这样的初衷吗?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有个孩子兴奋地跑到我身边问我:老师,你知道我哥哥是干什么的吗?我当时觉得这孩子的问题特奇怪,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因为我忙着改作业就应付地回答说:“不知道 。”可那孩子还是不依不饶地问着我:“老师你猜猜看 。”我便很不耐烦地的说我要改作业很忙,叫他回教室玩去 。他很失落地回去了 。现在想来 。他也许有个很能干的哥哥,想表达一下自己自豪的情绪,并借此和我套套近乎,亲近下 。而我却毫无耐心地以老师的威严打发他热情,想起来真是很愧疚!其实我只要稍微的做一下倾听者,哪怕用几个感叹词“哦,恩,啊”来回应孩子 。带给他的
感受就很不一样了吧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这个孩子在我的课堂上总不是那么的投入,好像对我的课不怎么感兴趣 。举手发言也非常的少,除非点名点到他 。也许就是这一次的沟通不畅,让他不再愿意打开心扉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