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作文怎么写?( 五 )


四、“阐述文”确实存在 。
那些没有中心论点、没有论证中心论点的过程、没有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的议论文,都是围绕某一论题(往往就是文章的标题)阐述作者的一系列见解,其写作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某种观点是真理以让读者信服,而是为了阐明与某个问题有关的见解以让读者明白,有人称这类议论文为“阐明文” 。《劝学》也一样,它不过是作者围绕着“劝学”这一论题,从与之有关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来阐述自己的见解 。《师说》不也一样 。
五、反思议论文写作教学 。
新教材议论文少了,可高考议论文却越来越多 。旧版教材的绝大多数议论文其实就是“阐述文” 。无怪乎学生写作很难出现“规范”的议论文 。
很想大声疾呼,“三要素”可休矣!!!

反思作文怎么写?


这几天,因为做着每一课时的“导学单”,课堂教学的任务较之以前变得更加明确 。学生课前已经做了一定的预习工作,对教学任务心中已经有数了 。
从侧重于我个人的教学构思,侧重于我个人课堂的表现,转向了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于是这几天的教后反思似乎已经程式化了 。
是呀,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学,还要老师教什么;如果老师教了学生学不好,还要老师教什么 。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第一课时的任务如下:1、了解聂荣臻;2、读通课文;3、学习字词;4、了解故事的过程,概括主要内容;5、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
值得高兴的是,在我的努力下,同学们当中终于有人能够直接地讲出聂荣臻元帅的生平经历 。卢婷同学课前一定做足了功课,找到了关于聂荣臻的资料,并且花了时间背熟了 。因此,课上她能面对全班同学胸有成竹地介绍 。我对大家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我不要你们照着资料来读 。卢婷这样的做法很好,以后她一定还会记得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第四个环节 。
在了解故事的过程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故事的组成部分: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按照课前的预想,引导他们把同一单元的三篇课文比较着读 。回顾前两篇课文,学生说出《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这两篇课文的故事发展过程 。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说一说《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一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三篇课文互相对照,学生们深入地了解了故事的组成部分 。
之后,我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部分内容组合起来,概括成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生们纷纷举手,我说,来看看谁说得既完整又比较简洁 。在一遍又一遍地交流中,连后进生们也能够轻松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