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怎么写?(28)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
今义:就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
今义:看见 。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1. 孙权劝学
2. 吕蒙始学
3. 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
(6)劝人要讲究策略 。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
(8)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 。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 。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 。“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并且,他还很爱才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