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怎么写?( 四 )


最后一段阐述学习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 。人们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积”,一个是“一” 。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 。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 。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 。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 。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
因是,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 。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 。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至是,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
这篇文章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 。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 。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