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 。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 。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
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保底不封顶”,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水平与能力的源头得到发展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如何写?
本书作者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 。作者引用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对理解的认识:“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的意义的结果” 。“事实”是知识,是知道;“理解”是“意义”或“探求意义”,是思维,最终形成“结果”这样的思想 。作者在比较“知道”和“理解”时候,对“理解”提出了如下的理解:事实的意义,提供事实关联和意义的理论(证明),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论(证伪),有关程度和复杂性(理论间的关系),知识和知识的来由(明辨),对知识的具体使用研究(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括号内容是我的理解,由此看出,作者对“理解”赋予的丰富和高级的意义 。
作者认为,理解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推断,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美国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到保罗的《批判性思维工具》,都把思维训练提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 。这一点对我们的核心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国内一直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教育的有上海的余党绪老师和董毓教授 。他们不遗余力的为批判性思维奔走呼告,而且成就斐然 。余党绪老师的思辨,将批判性思维和读写训练结合,提倡整本书的思辨阅读,已经蔚然成风 。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领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文本,新意迭出,成就卓著 。潘新和教授的皇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对当下普遍的“议论文三要素”和高考伪文体进行了批判性的解构和重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
作者还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 。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 。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 。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 。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对终极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简 。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
- 体育教育毕业生自荐书怎么写?
- 大学毕业留言集--我的大学怎么写?
- 七年级教学计划怎么写?
- 小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幼儿教师考核述职报告怎么写?
- 学校运动会广播稿:跑步写法怎么样?
- 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大学生驾校社会实践报告写法怎么样?
- 元旦幼儿代表简单经典发言稿怎么写?
- 最新幼儿园预防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