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解压读后感如何写?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
前几日,学校为老师们发放了《为心灵解压》,我有幸走近了傅宏老师的为心灵解压一书,文中的很多话语给了启示,让我又一次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新的注解 。
一、心理调节篇
压力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它是教师生活中的一个事实 。既然压力无法回避,我们就必须直面压力,学会与压力和谐共处 。很多时候,只要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你会发现,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但你会感觉轻松了很多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冲突,我们应该学会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情况,在不可能时则去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与之和谐共处 。
发泄时就要发泄,最好是在自己最尊敬、最信赖的人面前敞开心扉说出来 。推心置腹的交谈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却可以起到净化心理的作用 。看中自己价值的人,不会被别人的情绪所牵引,不因别人的喜欢而有价值,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因为你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没有人能代替你的感觉,替代你的生命体验 。
不要试图讨好所有的人,无须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不要总是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甚至委屈自己 。在他人的要求、需要、压力和批评面前,要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 。真正的自信是像泉水一样,从自我肯定的深岩中渗出来的 。学会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最终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
二、师生关系篇
每位老师都懂得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 。自己人效应一经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事件和心理冲突会大大减少,会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引用过一句古老格言: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 。
当学着做学生的自己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自己是教师,要保持一定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和学生亲密无间,更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人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人最喜欢那些原来否定自己,后来肯定自己的人,永远记住别人对你的好,迅速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勇敢地承担责任,主动地承认错误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塞里格曼指出,消极的行为事件或结果本身并不一定导致无助感,只有当这种事件或结果被个体知觉为自己难以控制和改变时,才会产生无助感 。专注于你正在做的事情,尝试体味一种执着,一种宁静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首先自己得做到,这是让学生信服、尊重的前提 。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遗憾是难免的,遗憾过后有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