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读后感如何写?( 六 )


开局是平实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岁值初秋,雨后初霁,青山如洗,气温微凉 。颔联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行走天空,松林影落溪涧,清泉奔涌,涛声訇訇 。颈联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喧闹,因为浣女归来,荷叶摇动,因为渔舟往来 。最意味深长的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芳落尽,无怨无艾,心怀真意,潇洒自在 。空山、明月、清泉、竹林、浣女、荷叶、渔舟,都是一些普通而寻常的景物,那么漫不经心地涂抹在一起,亦诗亦画,如梦如幻,达成超然的境界 。
每读这首诗,却会让我感慨万分 。此诗手法上字字珠玑,动静有序,技巧上抑扬顿挫、颇合音律,就像一支舒缓的竹笛和着此起彼伏的松涛,与此类似的还有他的"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积雨辋川庄作》)".他的诗歌巧妙地将绘画的精髓横穿诗歌的字里行间 。苏轼叹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再从这首诗细细品味,我们仿佛在这平实的诗句里看到了这样一幅图画:闲来静处时,一位峨冠博带的文人,漫步山溪边,看月照赤松,听泉过苔石,听竹林鸟喧,看舟分青莲 。他从不艳羡世间繁华,他只愿留住眼前美景 。在王维的眼中,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同时也构成了他美好的心情 。用哲学的思辨来看,这正是诗人内心对自然的感观和自然对内心的反观 。王维由眼前之景表达洒脱之情,由洒脱之情而入飘逸之境,无需豪言壮语,一首五言律诗足矣 。
查阅王维的背景资料,才知道他是一位与佛结缘的居士,有"诗佛"之称 。这让我想起"清晨入古寺,红日照高林"的唐代诗人常建(《游破山寺后禅院》)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北宋诗人苏轼 。他们都是经常进出寺庙并与高僧大德为友的居士 。自从唐宋文学与佛结缘,文坛风气为之骤变,主张清新灵动、超凡脱俗,追求内心的宁静,淡泊功名利禄,让人感到与此前大不一样,清冷幽邃、远离尘世、充满禅意,似乎是换了另外一副肚肠 。
王维也曾戎马征战,他的边塞诗也极具表现力,镜头感十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许是到了晚年,才发现山水间的真意,悟透了生活的真谛 。
山居秋暝读后感
(二)
心是一朵无尘的花
赵曰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今天,如果让我们给古代诗人排排座,在一般人心里坐第一把交椅的大概不是诗仙李白,就是诗圣杜甫 。其实,在他们都还在世的时候,名气最大的是被称作"诗佛"的王维 。王维出身于官宦人家,十多岁时即以诗文名扬士林,21岁考中状元,年纪轻轻就成为轰动京师的文化名人 。唐代宗曾在批答王普《进王右丞集表》中写道:"卿之伯氏,天下文宗,位历先朝,名高希代 。"皇帝称王维为"天下文宗",足见当时主流社会对他的肯定 。并且,王维是一个难得的艺术通才,在诗文、书画、音乐等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后世大概只有苏轼堪与之相媲美 。在诗歌创作方面,最能代表王维艺术个性及艺术成就的,是他写于人生中后期的山水诗,《山居秋暝》则是他山水诗中的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