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张读后感如何写?( 三 )


明师不同于名师,要成为名师,路径有很多,方式也很多元,但首要的要成为实干家 。再多的想法,再多的理论,再多的经验,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这条路可能布满荆棘,路途遥远,但只要有一种信念,就一定会达到目的 。

教学主张读后感如何写?


开学至今,在写了几篇随笔之后,不少学生慢慢“吼不住”了,开始“我手写我心”了,在随笔里开始坦露心声了;在批改了几篇随笔之后,我也慢慢发现了问题,之前发现都是别的学科的问题,要么难,要么作业多,从最难的物理开始,轮着来,数学,化学,生物,英语,物理,一科接一科 。今天在批改随笔的时候,终于有人提出了语文的问题,最直接的困惑是,语文如何学好?上课的信息量太大,如何跟得上?在我早作准备的情况下,还是有同学对语文开始有了一些信心动摇,认为语文有点大、有点抓不住,再加上我这几天的课堂观察,是有必要梳理一下语文的学习思路了 。
如果直接回答“语文如何学好?”这一问题,几乎无法回答,即使有人勉强回答,也要对这个回答慎之又慎 。因为,“语文”这一概念太过繁杂,太过含混,或者说内涵极其丰富、广博,所以对于如何学好自然无法解释 。如果说是“如何考好语文成绩?”这个问题的回答比较简单,最好的答案就是:做题 。当然,有些题目做了再多估计也没有什么用处,比如作文,没有自己的思想根源,写了再多估计变化也不大 。如果说是“如何学好课堂语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也比较清楚,做好课下的知识积累,跟得上课堂的发言节奏,撵得上老师的问题思考 。高一刚开始的两个月内,我的课堂语文的方法就是课文学习中加入方法,方法建立中加入问题,问题回答中走向文章的深处,尽量把课堂用问题的形式串联起来,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阅读意识,不断地把语文从“牵引”推向“指引”的大路上 。
今天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了一段内容“于我心有戚戚焉” 。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过程观的最好体现 。学生只能根据别人的指令去思考问题而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能力弱化的显著标志,而这是由长期的学习过程缺失造成的 。
……
要围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是障碍式的问题,即学习中的困难;一是发现式的`问题,即对教材或教师的结论提出不同的见解 。前一类的问题,是主要的;但后一类的问题更有价值 。对前一类问题,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 。后一类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创造思维的能力 。对这类问题,要进行分类和筛选,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的可以展开充分的讨论,有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反思,有的可以等待条件成熟再进行解决,不必一律要现场解决,更不必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