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读后感如何写?( 四 )


如果这只是一本关于一个汉族姑娘克服重重困难在藏区支教的小说,那么这将是一个充满爱和信仰的故事,但事实上,它还掺杂着许多无奈和迷茫 。正如江觉迟在书中所言:“感慨与困顿交混;爱,与被困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流逝,梅朵渐渐了解到了一个事实:她的梦想一直是,教会孩子们最基础的知识,把孩子们送到县城读书,让他们有更广阔的人生和更光明的前程 。可最后她发现,请她来藏区并一直支持她的多农喇嘛本意并不在此,而只是想让这些孩子有一些文化,然后再到寺庙当识字的僧人 。
看不清方向的梦想和看不到未来的爱情一样,都让人身心俱疲 。梅朵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在藏区继续停留,无奈之下,只好离开 。可她并没有放弃为了草原上孤儿的努力,也想寻找下一个接过酥油灯的人 。著名作家麦家评道:“自古,小爱为惜,大爱为弃 。我为梅朵当初选择留下的强而震撼、起敬,更为梅朵最后无奈离开的弱而感动、伤怀 。”
这是一本适合沉默时读的书 。细细读罢,也许你会惊异原来这世间还有另一种地方,贫穷,寒冷,愚昧,孤单,用一点点酥油微弱的光引领着希望;也许你会更加沉默,因为即使那一株格桑花能够穿过寒冬和冰雪,艰难地生长和开放,可是它却穿不过现实的绝望 。
自己原本是喜欢到处行走的女子,也向来喜欢探寻那些隐藏在角落里未知的地名,书中的“麦麦草原”属藏区,字里行间白玛神山频繁出现 。虽然小说里并非明确,但细细分析来看,她生活的地方一定是滇藏川交界处,俗称“大香格里拉” 。于是就有了那一场旅行,走在白玛神山的腹地,去寻找和感受酥油的故事 。走过滇藏公路,走过茫茫雪山,在海拔五千米的那根拉体会过头疼欲裂的高原反应,在梅里雪山的怀抱里感受过高原腹地的苦寒,麦麦牧场的美丽可以想像,但是,正因为经历过,才更明白,那需要怎样的信仰 。
一本纯净的书,一个关于爱和信仰的故事,掺杂着希望、热情、坚定与迷茫,没有生动华丽的词语,却有无可比拟的真实 。眼前也许会浮现慈祥的老阿妈满脸皱纹的脸,也能闻见青稞酒和酥油茶淡淡的芳香,一转身,那个叫“梅朵”的姑娘一直站在那里,从如花美眷到百病缠身,坚守着她的信仰,哪怕头顶上已经不再有她的草原月光 。

酥油读后感如何写?


《酥油》是我利用中秋假期读完的 。因为去过西藏,所以对这类题材都有些兴趣 。
只是读毕这本小说,全然没有感觉 。仿佛,整个故事就是一个一个片段,零散的,东一块西一块,累计到一起 。说它象爱情小说?有没有多少心灵活动的描绘,说它象史诗?肯定不是,因为这里面只有一个女人的对影自怜 。说它什么好呢?本来小说的结尾还是挺有意思的,只是前面大段的废话,把整个故事给破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