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800字如何写?( 二 )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欢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
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与此同时,孔子还异常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
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意思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啊 。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 。
以上是我学习《论语》后的一点感受,经过这次学习我才明白自我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让我有一种“人生处处尽学问,世间人人是我师”的感觉 。今后,我必须要多看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我的文学修养 。本次学习,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啊!

论语读后感800字如何写?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宣扬“仁” 。在《论语》中,孝道有着不可动摇的低位 。中国人自古认为百善孝为先,把孝道作为道德之根本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年轻学德的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现在的你来说,你一定认为孝只要做到能养父母孩子吃饭就行了,但狗了、马了之类的动物都会喂饱幼崽儿,如果人不能做到持之一恒的照顾老人小孩,那人还跟动物有区别吗?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可以探知他人的心理,对父母尽孝不只是物质上的供养,还有精神、心理的关爱 。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意思是孩子孝敬父母,不能使父母为自己忧愁 。只有自己有疾病时,父母才为自己担忧,其余一切都不能使父母担心 。“事父母能竭其力 。”一个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好很多事,让父母欣慰 。只有生老病死,这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事,让父母担忧也是没办法 。除了这些人力不可控的事,其余的都做好,不让父母担心,这样就是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