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800字如何写?( 三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句话告诉我们: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 。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这句话明确了侍奉父母不能唯命是从,孔子反对愚孝的绝对无违,应该以道义为标准,客观对待父母的对错;如果父母做错了,却不听从自己的劝告,也要履行孝道,绝不能对父母产生怨怼之意 。
《论语》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一座思想的宝库 。如何做人,是一个终生的课程 。

论语读后感800字如何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智慧的结晶,是一份让人受益匪浅的文化宝藏 。读过之后,我对学习态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
有人说“态度决定性格”,我觉得“态度决定学习的一切” 。因此,我认为,学习要有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 。我们在学习上要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要正视自己的无知 。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 。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
学习中除了正视自己的无知,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外,还应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也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习的快乐在于练习,因此除了重视“学”,我们更要追求“习” 。“习”就是在“学”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也就是实践 。孔子带领着弟子周游列国时一边学习一边应用知识,他们将知识应用起来应该是有个人学习的目的 。作为学生,我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去享受学到知识的满足感和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成就感 。前几天,天空中出现美丽的鱼鳞云,我从学到的地理知识懂得,“鱼鳞云”是秋冬季强冷空气来时的一种天气现象,说明天气将转晴,并且在未来两三天都是好天气 。果然接下来一连几天都是晴天 。这使我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成就感 。
在学习中我还保持“谦虚”的态度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修养,还是在学习上的一个态度和一种风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欣赏并学习别人好的方面是谦虚的基本 。“虚心使人进步”这不仅在个人体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也应有这种态度 。孔子的理论虽在古代产生,可在现在仍有不少可取之处 。虽然“半部《论语》治天下”略有夸张,但这并不妨碍《论语》对我们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