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改善》读后感800字怎么写?( 四 )


总的说,本书的核心价值理念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关注过程 。改善要持续渐进的去做,不能急功近利的粗放经营,更不能一触即发高风险创新;现场是随地随处,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工作的技能以及改变自己工作方式的技能,逐渐地实现精益管理;
二是以人为本 。"现场改善"的主体是"员工",只有"员工"认同了现场改善的重要性和好处,主动参与和开展一系列改进工作方法的改善活动,才能实现质量、成本最优的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因此,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参与及自律等至关重要 。
"纸上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今天,想要在自己的领域成为领先者,应当持续自问:我们应如何将明天的工作,做得比今天更好?

《现场改善》读后感800字怎么写?


今天拜读了今井正明先生《现场改善》一书,这本书分十四章,向我们阐述了改善焦点,也给我们指出了改善的重点,在质量、成本和交付等主要的项目中,质量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如果产品或服务本身质量不佳,公司就不可能赢得市场竞争 。下面就对本书的内容谈下我的感受 。
一、《现场改善》中讲到5S是实施现场改善的第一步 。近年来,我们公司也在大张旗鼓推行5S,管理人员在解放思想,工人的工作习惯在改变,生产现场通过改善环境焕然一新,员工的进取心得到加强,产品质量问题明显减少,现场脏乱差问是得到改善,最终得到客户认可 。但书中讲到5S每步实施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就跳过了一些很重要的步骤,否则固化难以持续,最后就是形似神不似,要培养员工独立改善的思想 。
二、改善目标是实现质量最优、消除浪费,交货期最短 。现场改善主体是员工,我们在实际的生产当中,往往在交货期与质量上发生冲突,生产主管总是做一些“救火”,为完成数量牺牲质量,车间有些工人做计件追工时追数量,过程质量得不控制,发生质量问题并没有深入分析去刨根问底,最后大家都可以找一堆借口,把持续改善当成了下次做好的挡箭牌,产品带着潜在问题欠债交客户,发生问题再派人去现场整改,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浪费 。书中讲到质量、成本、交付他们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应该是先有质才有量,如果质量不过关,不管摆在客户面前价格有多么低,都无法打动他们,因此降低不合格率,眼光要瞄准最常见的5种不合格品上解决 。
三、标准化是现场作业准则 。如果工作场所已具备标准,工人也按标准行事,那么此过程就在掌控之下,下一步就是调整现状,并提升标准,这就需要PDCA工作持续改进的生产模式,结合生产现实,我们生产的产品很多的不健全和缺陷,或者是执行和监管不到位,下面工人干活流程不清,培训并没有深入工人心里,也导致我们产品质量波动大,隐形质量问题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