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 , 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 , 可怜无处送荆卿!
古诗简介
《渡易水》是明代词人陈子龙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豪迈之士为国尽忠的壮怀激烈的意志;后两句与前两句进行对比 , 感叹物是人非 , 山河破碎 。全诗悲壮慷慨 , 苍凉沉痛 , 表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 。
翻译/译文
昨天夜里 , 并刀在匣子发出愤懑、郁结的声音 , 燕赵这一带自古多义士 , 慷慨悲歌 , 意气难平 。
易水慢慢地流着 , 天青草绿 , 河山依旧 , 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 , 来为他送行呢?
注释
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 , 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 。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 。
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 , 以锋利著名 , 后常以之指快刀 。指宝刀、宝剑 。
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 , 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 。
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 , 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 。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 , 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 。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 。
潺潺: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
荆卿:即荆轲 , 战国时卫国人 。被燕太子拜做上卿 。太子丹了去秦国行刺秦王 , 并亲自送他渡过易水 , 行刺未成被杀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
创作背景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 , 诗人母丧服满 , 这时 , 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 , 对明王朝虎视眈眈 , 窥伺已久;国内义军风起云涌 , 威逼京城 。内忧外患 , 交并而至 。陈子龙由家乡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赴京途中过易水的时候 , 有感于八百多年前荆轲的慷慨悲歌 , 从容为国牺牲 , 激情难已 , 感慨系之 , 于是援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
赏析/鉴赏
明末的诗人 , 生逢异族入侵之时 , 面临国破家亡的严重威胁 , 凡有点民族感情的 , 都该有志可抒 , 有情可表 。然而 , 怎样下笔成诗 , 如何抒情达意 , 却也有高下之分 。
怀古诗不同于咏史诗那样歌咏史实或以诗论史 , 而是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 , 即所谓“言近旨远” 。此诗前二句托物言志 , 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 , 后二句即景抒倩 , 从眼中所见易水实景 , 引出对国事的无限隐忧 。全诗运思深沉 , 情怀激荡 , 苍凉悲壮 , 可入司空图《诗品》所言“悲概”一类 。
- 校园法制宣传活动新闻稿怎么写?
- 档案转出介绍信怎么写?
-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如何写?
- 质量、工期、文明施工承诺书怎么写?
- 旅行社营销工作计划怎么写?
- 初二开学周记如何写?
- 诚信考试的承诺书格式怎么样?
- 农业银行自我鉴定怎么写?
- 秋季运动会广播稿如何写?
- 没去升旗检讨书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