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作文如何写?( 七 )


菖蒲青青,悬于五月之门 。为了班上的学生,好多年我都没能回家与母亲一起包粽子了 。本想趁着第一个法定的端午节和母亲团聚,而母亲却与我阴阳两隔 。不过,我不会忘记那个没有粽子的端午节,更不会忘记那根仅值四分钱的麻花,还有我亲爱的母亲!
我与端午不得不说的故事
听书上说,它形成于战国时代 。它曾经繁华一时,它曾经广为传播 。而如今,它却“垂垂老矣” 。
看如今中华大地上的节日可谓千姿百态 。爷爷小时侯只记得重阳、端午、春节;父亲小时侯过上了国庆、劳动、青年节;而我更多的却是接触了情人、万圣、圣诞节 。改革开放“引进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淡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
而端午节沉默着,沉默着,静看着四周花枝招展的洋节,任凭洋节淹没它渐显苍老的身躯 。
记得小时侯,每逢端午,父亲都会带我去江畔,看大小龙舟赛千舟竞发中流击水 。那时侯对大诗人屈原怀着崇敬之情 。依稀记得,商家食肆“鱼翅粽、鲍鱼粽”闪亮登场,“食粽大赛”热闹异常,有人5分钟吞下16只粽子----家家户户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游百病,配香囊,备牲醴------
一晃数年,我拔地而起,早已褪去年幼的青涩 。而端午,也在诸多入侵者的打击下节节败退 。粽叶市场上少见了,香艾芳踪难觅了,鹅眼钱见不到了,香囊无人佩带了-----
如今,可笑的如今,可笑在我匆匆的生命中竟无暇再去关注这位伴我成长给我快乐的忘年之交 。直到现在,才在瞬间凝眸里,看着粽子伤痕累累却隐忍无言的心 。
是我的不对啊,不该将它忽略 。忘却是无情的背叛 。
江畔再也寻不到当年的盛景,一如我再也觉不到童年的足迹 。
融会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的端午,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如今只剩下吃,但这粽子也开始“变味” 。还有几个人记得那位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呢?
江的旁边是条多么宽阔的公路啊,然而,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扬起的漫天尘土迷了它的眼 。
站在江畔,周边依旧是匆匆车流 。此际,唯我与它静默着,交会着;此际,唯我与它相拥着,诉说者 。莹莹泪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千舟竞发的场景,又听到了喧天的锣声 。
“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在优美的民歌中,端午露出了微笑 。
唐诗如酒
有人说,唐诗是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约的表达,勾勒着耐人寻味的意境 。
但我要说,唐诗是一罐酒,引天上来的黄河水,采楚国的香花美草,吸日月江河之精华,贯天山云海之气势,醮几滴边塞征人的离泪,切几片少妇回首时眼波的忧 愁,让贵妃素雅的纤手封装,包裹上宫廷的霓裳玉衣,然后洒上千树万树的梨花,埋在时间的尘土之下,千年后的今天,诗香熏得饮诗的人,酣睡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