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怎么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是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孟子写的 。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觉得它的篇幅虽短,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同时我也体会出这样一个道理;逆境使人立志,顺境使人丧志 。
不是吗?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这六位个人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克服重重的困难,锐意进取,成了有所作为的人,虽然原来他们并不为人们所知 。其实,这种人是很多的 。
大家都听说过“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吧 。它说的是春秋时代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迫带着妻子到吴国去给吴王当差当奴仆 。回国后,勾践为了不致让安逸的生活把自己报仇的决心消磨掉,夜间睡在柴草上,并在住处悬挂着苦胆,吃饭睡觉之前经常尝尝那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的斗志 。经过长期准备越国打败了吴国,雪了国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身处逆境,只要勇于拼搏,有坚强的毅力,是可以战胜困难的 。
但是如果安于享乐,不奋发向上,就会一落千丈无所作为 。我国古代有一位秀才叫江淹,他很有才气,他的诗也曾轰动一时,但由于后来做了大官在顺境中生活,丧失了学习之志,整天安于享乐,结果使自己的才气衰退到和平常人无异 。后人为了不重蹈江淹的覆辙,总结出一句话成语叫“江主才尽” 。可见,安于享乐危害之大 。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因为一直处在逆境之中,也曾经在学习上松懈过 。有一次语文单元测试,我得了全班第一名,就开始飘飘然了,老师要求我们背古文《曹刿论战》,我只是草率地看了两遍,结果默写时有好几处默不出来 。第二次单元测试,许多同学都取得了好成绩,我只考了近八十分 。这次考试使我的头脑清醒了,我为自己没有树立远大和理想而感到羞愧,同时我暗暗地给自己鼓励,千万不能泄气,应该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百折不挠地向前迈进 。我总结了考试中不好的原因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在毕业考试中,我的语文成绩终于获得了全班第一名 。可是我并不满足,因为我知道海水舀不尽,知识学不完,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说过:“一个人总要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会不知不觉沉下去的” 。是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些在逆境中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对社会做出贡献,。
我学习了这篇文章,还想了很多很多,但会得到最深还是这两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怎么写?


老师经常给我们讲《孟子》里的一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番话说的是:承担重任的人,之所以受尽苦难,是天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练他的意志和身心,借以提高他的竞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