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的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被推荐为大学生接触人际关系课程的最佳读本 。阅读这本书可以有效的帮助读者理解人际关系和沟通的原理,抓住沟通时的要点 。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展现给他人更好的个人形象,如何恰当的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意图等等 。总之,与沟通有关的问题,在这本书中都会得到解决,对于我来说,它就是我在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
下面我想分享一点在书中学到的:如何在沟通中进行印象管理 。
我们传递的很多信息是以创造我们想要的形象为目的的 。而自我的展现程度决定着我们给他人留下来的印象 。事实上我们有很多自我,有隐私的也有公开的,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差异会很大 。我们所觉知的自我是自我概念的一种反映 。当你感知到的自我是指你在真诚的自省过程中所相信的自己 。这种自我被认为是隐私的,因为你不可能把他对另一个人全部展现出来 。与其相对的是展现的自我 。它是一个公开的形象,就是我们想要别人如何看待我们 。展现的自我,有时候被认为是一个人的脸面 。大多时候,我们想要展示的自我,是一个得到社会认可的形象,社会规范常常在觉知的自我和展现的自我之间创造出一条鸿沟 。我们生活中所有人都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做一些我们在公开场合绝对不会做的事情 。古人要求君子慎独,实际上要求的就是这方面,能克制这种行为的人,才能够被称为君子 。对于自己展现的自我形象的恰当管理,是塑造个人形象的第一步 。
印象管理的特征是什么呢?我们致力于构建多重身份、印象管理是合作式的,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编剧,创建不同的角色,也是一个演员,将我们的角色表演出来 。只不过和其他意义上的观众不同,我们的观众都是由其他试图创造自己角色的表演者构成的 。与印象管理相关的沟通,可以被视作和别的演员合作的过程,每一幕剧都是即兴发挥相互协调的场景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虽然被称作自嘲或者是戏称 。但是,一定程度上还是很真实的反应人们在沟通时候的一些状态 。我们在进行一场对话的时候,要是双方都假设对方是个好人,对话可能就会进行的十分流畅 。印象管理可以运用到沟通中,给人一个好的印象可以让谈话事半功倍,给人好的印象并非指的是必须要赞同对方的观点,而是要相互给对方“铺设台阶”,让对话得以进行下去 。印象管理可以深思熟虑,也可以不知不觉 。在第一次的会面的时候,我们可能由于过于重视这件事而表现得特别好,比如面试这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场合,但是,在其他的情境中,我们的一些行动则会不知不觉的在小众面前表现出来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依靠经验运用一定策略来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但如果是面对小孩子的话,这些方法就不太合适了 。但一般的成年人,都在成长中逐渐掌握了自身沟通的方法,在社会中进行符合自身角色的形式进行沟通 。人们除了一些特定情况外,大部分人都在有意无意的,以一种有助于建立在自己和他人眼中的理想身份的方式进行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