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叶圣陶童话创作都是有明确的读者对象的 。读叶圣陶的童话,是中国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必修课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看,叶圣陶童话承担着育人的功能 。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角度来看,童话这种文体具有发展思维的功能 。从审美鉴赏和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叶圣陶童话具有表现的意义 。语文教师承担着“教”的任务,有目的、有意识、有策略地进行童话教学,学生就会跨越时代的阻隔,能够阅读 , 能够思考,能够实践,能够创造 。
关键词:叶圣陶 童话 教育 价值
《叶圣陶童话全集》包括四卷:第一卷为《稻草人》(上);第二卷为《稻草人》(下);第三卷为《古代英雄的石像》;第四卷为《鸟言兽语》 。《全集》收录了叶圣陶(以下除标题外简称“叶老”)创作的全部43篇童话 。叶老的童话在小学阶段有哪些教育价值,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
一、文化——叶圣陶童话的育人功能
文学即人学 。文学作品的创作 , 一定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因素 。叶老的童话同他本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 同他个人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脾气秉性、生活经历、阅读与写作经验等等都有关联 。所以 , 读叶老的童话,就是在读叶老这个人 。
(一)作者带来的影响
以叶老个人的魅力来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 , 这是育人的最高境界——以人育人 。对于处于学生阶段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一个具体的人作为榜样 。那叶老无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
叶老是个不喜冲突的人 , 生活中“辩论是不来的 , 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 , 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太清楚了’……他的和易是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 矫揉造作而成 。”叶老的这种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就是较少出现矛盾和冲突,带有一种“天真”的本色 。叶老作品的这种特点,正好符合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容易理解,易于接受 。
“叶圣陶是一位追求崇高理想的作家,他始终立足于极高的精神层次去俯视生活,观照和反思人类的精神存在 。……他笔下的两种童话世界:既憧憬‘爱’ 与‘美’的诗化了的意境,又不自觉地改变了方向,用沉重的笔触写出了人生种种冷酷场景 。”商金林教授 研究叶老及叶老作品多年,用非常精炼准确的语言, 概括了叶老童话的特点,以诗化之境衬心中之痛 。
由此可见,叶老的童话是当时文化观念的必然产物,恰恰说明了文化不可跨越 。而这种不可跨越,丝毫不会影响到叶老的精神传递 。时代有局限,而“真、 善、美、和”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叶老的温良敦厚通过他创作的童话向不同时期的学生传递着,相信还会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
(二)角色带来的启示
【叶圣陶童话集,讲坛|叶圣陶童话的教育价值】 叶老的童话,通过塑造的种种角色传递着他的思想 。他笔下的童话角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拟人化的动植物;一类是现实中的平常人 。拟人化的,如种子 , 梧桐子 , 鲤鱼,画眉,小黄猫 , 稻草人,野牛,石像 , 含羞草,蚕和蚂蚁,熊夫人,月姑娘……现实中的人 , 如傻子 , 芳儿 , 旅行家,富翁,瞎子和聋子 , 跛乞丐,皇帝……这些角色往往在题目中就能看出来 。
把动物、植物拟人化 , 在其原有特点的基础上,赋予人的思想感情,通过童话中角色的活动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情况 。如《稻草人》中的主角稻草人,他善良、正直,当他看到人们悲惨遭遇的时候,会“叹 气 ”“伤心”,甚至痛心地哭 。虽然把稻草人拟人化了,但并没有超越稻草人的特征范围 。当稻草人看到小飞蛾在稻叶上留下卵,他要告诉主人“使她及早看到这个”,可是“他不会叫喊”,只能摇动挂着的扇子 。
在常人体童话中,往往是通过故事发出不平凡的奇异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傻子》中的主角傻子有很多异乎常人的行为,通过叙述违背常理的事实 , 突出角色特点 。如,《皇帝的新衣》是在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让故事更加离奇,突出皇帝的特点 。
学生在阅读这些童话的时候,会有角色的代入感,他们会把自己想象成“稻草人”“男孩儿”“女孩儿”等 。学生就是在具体的角色体验中,不断地自我调整, 自我认同,实现自我发展的 。叶老的童话和其他人的童话一样,能够起到让学生进行“自我教化”的作用 。
有意思的是,叶老在1936年1月11日发表的《鸟言兽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说一般小学教科书往往记载着‘鸟言兽语’,让小学生跟鸟兽作伴,这怎么 行!他又说许多教育家都认为这是人类的堕落,小学生尽念‘鸟言兽语’ , 一定弄得思想不清楚,行为不正当,跟鸟兽没有分别 。最后他说小学教科书一定要完 全排斥‘鸟言兽语’,人类的教育才有转向光明的希望 。”叶老的这篇童话是在回应当时一些教育家反对 “小猫叫,小狗跳”式的教科书编写方式 。受了西方儿童文学影响的编辑们,用“童话体”来编写教科书,马上就有另外一批人反对 。叶老认为“我看人类可以分成两批,一批人说的有道理,另一批人说的完全没道理 。他们虽然都自以为‘人言人语’,实在不能一概而论 。咱们的‘鸟言兽语’可不同,咱们大家按道理说话,一是一,二是二,一点儿没有错儿 。‘人言人语’ 跟‘鸟言兽语’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叶老的观念中,还是把说真话放在第一位的 , 他的童话也是让角色说真话 。读这样的童话,学生会受到“真”教育,才可能成为“真”的人 。
二、文体——叶圣陶童话的思维价值
叶老的童话创作虽然有教育意味 , 但不能否认其童话的思维价值 。
(一)童话美好结局的正面激励
童话的主角无论经历了什么,都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为什么童话要用这种叙述结构呢?童话的作用在于“温暖心灵” 。儿童不需要现实的逻辑,只需要美好的结局 。在现实的世界里,儿童在成长中需要去解决难题 。所以就有了童话,帮助儿童成长 。
《小白船》和《燕子》的故事比较简单,两个小孩和燕子遭遇的危险似乎也不大,所以危机的解除似乎也不是很意外 。《鲤鱼的遇险》相较而言 , 故事的惊心动魄就更加牵动小孩的心 。但是,无论如何,主角都能化险为夷,回归常态生活 。
这种叙述结构,给学生一种光明的指引,就像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凯特·迪卡米洛在《浪漫鼠德佩罗》这本书中一直告诉小读者的——故事就是光明 。童话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儿童前进的方向,给他们积极的影响 。
(二)童话曲折考验的自我完善
学生在阅读童话时一般会有两类思考 。
一是思考如何面对苦难 。都说“苦是一剂良药”, 但是苦口的良药对小学生来说还是难以下咽的 。在童话这层糖衣包裹之下,学生能够面对,能够吃下 , 能够被治愈 。当学生和主角一起经历困难的时候 , 他们会紧张 , 一起面对峰回路转的时候,他们会释然 。当光明出现的时候,前面所有的困难就变成了人生经 验 。这些阅读体验就是学生的基本人生经验,他们读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 这些宝贵经验能够教会他们如何面对眼前暂时的困难 。这样的阅读,还会让学生变得坚韧 。
二是如何完善自身 。阅读的过程也是处理内在矛盾的过程 。学生阅读《稻草人》《傻子》这样的作品时,从社会道德的角度,他们会认同“稻草人”和“傻子” 的做法 。从个人选择的角度 , 他们可能不会选择做“稻草人”和“傻子”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斗争,是 学生内心丰富与完善的过程 。这样的人才可能是“和” 的人 。
三、文字——叶圣陶童话的表现意义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说:“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叶老用他的语言展现了他眼中的世界以及心中的世界 。
(一)情景再现的真实画面
在《小白船》中有这样一段话:“一条小溪是各种 可爱的东西的家 。小红花站在那里,只是微笑,有时做很好看的舞蹈 。绿草上滴了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 , 耀人眼睛 。溪面铺着萍叶,矗起些桂黄的萍花,仿佛热带地方的睡莲——可以说是小人国里的睡莲 。小鱼儿成群来往,针一般的微细 , 独有两颗眼珠,大而发光 。” 这是一幅自然中的画面,小溪是家 , 小红花,绿草,浮萍,小鱼是这个家的主人 , 他们以各自的姿态生活在这里 。在红、绿、蓝的色彩中 , 小红花微笑、 舞蹈;滴了露珠的小草耀眼;浮萍像小小的睡莲;小鱼的眼睛发着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用平时可见的物,用平时可见的色,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比喻、拟人等手法,把一个“小世界”展现在小读者面前,为“小白船”“小孩子”的出现做了一个背景 。叶老用这些“小”的描绘 , 营造了一个儿童生活的世界,努力还原儿童的生活场景 , 唤起想象,产生向往 。
如果说《小白船》里描写的是静态画面,那还有很多动态的画面,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世界 。《眼泪》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他来到一条马路上 。汽车呜呜地叫着,跑得比风还快 。行路的人看前顾后,非常惊惶,只怕被汽车撞到 。运煤的大车慢吞吞的,拉车的骡子瘦得只剩下包在骨头上的一层皮 , 又脏又黑的毛全让汗水给沾湿了……赶车的人脸上沾满了煤屑,眼睛仿佛睁不开似的……人力车夫的胳膊像翅膀一般张开着,双手使劲按住车把,两条腿飞一样地奔跑,脚跟几乎踢着自己的屁股 , 风刮起一阵阵灰沙……”场景是马路上,汽车 , 行人,运煤车,拉车的骡子,赶车人 , 人力车夫都在拼命地向前进 。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街景”,现代的学生无法完全想象,但是已经能够感受到拼命的奔忙,能带给学生现场感 。
像上面这样的画面描写,在叶老的童话中多次出现 。教学时,可以把这些画面放在一起,通过比较体会文字的魅力 。
(二)文学表达的隐含意味
文学的表达在于不会直接告诉读者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语言传递某种感觉 。
如,叶老在《克宜的经历》里所写:在商店里,在医院里,在戏馆里,所有的人都是皮包着骨,脸上全没血色,他们的又细又小的腿脚正像鸡的腿脚 。如,他在《画眉鸟》里所写:有腿的人却要别人拉着走,拉的人的额上的汗渗出来 , 像蒸笼的盖,几个油腻蒙了周身的人 , 终日在沸油的镬子旁为了客人的吩咐而作工,唱歌的女孩子面孔涨得红了 , 在迸出高声的时候,眉头皱了好几回,颧骨上面的筋也涨粗了,她也是为他人而唱的 。
这些是在表现真实世界里的人 , 但是,并没有说 出作者自己的评判 , 叶老在用这样的描写表达他的观念 , 这些人都生活在他人的世界里,不能成为自己的 主人,灵魂是不自由的,身体都会不健康……这些隐含的意味 , 通过一定的背景介绍,学生也能够体会到 。体会文字背后的隐含意味,对学生而言是一种 思维挑战,也是一种语感训练 , 文学表达背后是一个 “美”的世界,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人才可能是“美” 的人 。
总之,读叶老的童话,是小学生的中国儿童文学 必修课 。教育者承担着“教”的任务,有目的、有意识、 有策略地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跨越时代的阻隔,能够阅读,能够思考,能够实践,能够创造 。叶老童话因其独特的魅力,一定会促进学生向着“真、善、美、和” 的人生不断迈进 。
(北京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
- 最大的书,《永乐大典》——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可惜大部分遗失了
- 你给手机的sim卡设置开机密码了吗
- vocal什么意思
- 关系数据库,几种常用关系型数据库介绍
- 安徽省每个市的人口
- 女孩带土字寓意好的字美名宝
- 英语说文解字 relish享受,乐趣;喜欢,喜爱;开胃小菜,调味品
- 好看的位面穿越类小说
- 主流电脑??的售后联系方式~快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