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苏雪林的恶奶奶:将儿媳当下人使,间接害死孙子,儿媳英年早逝


作家苏雪林的恶奶奶:将儿媳当下人使,间接害死孙子,儿媳英年早逝

文章插图
婆媳关系一直困扰很多家庭 , 不仅影响夫妻感情,还间接影响下一代 。在不少孩子眼中,四处刁难母亲的祖母不值得尊敬,甚至会对其憎恶一生 。若这位祖母深受落后封建的观念影响,又在家中有权有势,则儿媳与孙辈的命运更是坎坷不已,处处荆棘 。
民国就有这样一位婆婆,不仅封建落后,极度重男轻女,还对儿媳百般刁难 。当儿媳与婆婆双双怀孕后,婆婆更是变本加厉 。导致这位儿媳早早去世,比恶毒的婆婆少活了几十年 。这位恶婆婆的孙女,冲破了祖母多方面的阻挠 , 终成长为民国才女作家,但终其一生憎恨祖母 。
重男轻女的奶奶
这位婆婆,便是民国才女苏雪林的奶奶 。
苏雪林 , 民国文学家、作家 。其文语言明朗欢快,文白交杂 。她考入了北京高等女子师范,还赴法国留学 。教书四十多年,苏雪林笔不辍耕,与另两位学者一同被戏称为"珞珈三剑客" 。在如今七年级下册语文新教材中,我们仍能找到其作品《溪水》 , 可见其文笔之精妙 。
但谁能想到 , 成就颇高的苏雪林,早期曾遭祖母多方面阻挠 。
作家苏雪林的恶奶奶:将儿媳当下人使,间接害死孙子,儿媳英年早逝

文章插图
首先是教育方面 。苏雪林祖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阻止苏雪林进入正规小学 。当叔叔、哥哥们纷纷背上书包 , 在课堂上识字、阅读时,苏雪林只能去私塾跟读 。私塾的学习古板枯燥,只教人囫囵读背"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 。学生不解其意 , 先生也不加讲解 。且私塾只有一两年,后便无书可读 。
结束私塾后,苏雪林认识了一两千汉字 。但约莫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孩子,该怎么继续学呢?
原来,苏雪林转向了叔叔、哥哥们的课外书 。当时,这些在上海新式学校念书的男孩子备了不少书,如《聊斋志异》《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等 。与私塾相比,他们的观念先进很多,接触的文学作品更丰富 。每逢寒暑假,苏雪林总能收获一批新的读物 。
这样的学习无疑是幸福而颇有收获的 。正如瑞士长篇小说《海蒂》中所描绘的 , 小海蒂初学字母时困难重重,一度被教师怀疑是"木头脑袋" 。但后来,海蒂借助拼读课外书找到前进动力,学习突飞猛进 。幼年在书海徜徉的陶醉、惊喜,总能在日后长久地抚慰心灵 。
作家苏雪林的恶奶奶:将儿媳当下人使,间接害死孙子,儿媳英年早逝

文章插图
其次,是婚嫁方面 。苏雪林初中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 , 但仍盼望升学 。祖母施加压力,逼其婚嫁 。后因苏雪林大病一场,终于不再逼婚 , 并同意升学 。后苏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受众多知名教授影响,对其一生发展影响重大 。
观念落后的祖母多次阻拦,使苏雪林差点与机遇失之交臂 。但同时,苏雪林也是每每坚定地冲破阻拦 。
但与苏雪林相比,苏雪林的母亲杜氏就没那么幸运了 。
睡婆婆身边的儿媳
【作家苏雪林的恶奶奶:将儿媳当下人使,间接害死孙子,儿媳英年早逝】苏雪林的母亲和奶奶都算大家闺秀,但为人差距巨大 。苏雪林曾说:"祖母极懒,一生就躺在床上过 。"这是因为家中事事有人照料,自己有儿媳伺候 。在苏雪林祖母眼里,儿媳就如贴身丫鬟 。
苏雪林母亲十几岁嫁入苏家 , 却没有享受新婚夫妻的甜蜜 。没过多久就被婆婆赶出婚房,在婆婆屋里支了一张小床 。为什么呢?因为婆婆有起夜、喝水的习惯,想让儿媳伺候自己 。照理说,苏家不缺仆人,甚至有人专门值夜班,但这位婆婆坚持让儿媳伺候 。
作家苏雪林的恶奶奶:将儿媳当下人使,间接害死孙子,儿媳英年早逝

文章插图
在婆婆的威力下,苏雪林母亲逐渐养成了绝对服从的性格 。杜氏于是每日早起,不停地做针线活 , 操心家中上下杂务 。婆婆则冷眼旁观 。
待到晚饭结束,杜氏还要给婆婆按摩 。这按摩自然不是简单锤几下、敲几遍就好的,有特定的繁琐工序 。有经验的人知道,按摩要花大力气才能出效果 。更别说杜氏不敢放松歇息,常从晚饭后按摩到半夜 。婆婆宁愿仆人们都闲着玩耍,也坚持让儿媳按摩 。
婆婆和儿媳都怀孕
生育对一个家庭是大事 。婚后不久,杜氏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毕竟是苏家的大儿媳妇,婆婆再怎么使唤,总不能伤及苏家的孙子 。但不巧的是,由于旧时女子婚嫁早,杜氏出嫁时,婆婆也不过四十多岁 , 还能生育 。婆婆也随即有了身孕 。
如此一来,苏家便有了两位孕妇 。但一位孕妇始终使唤着另一位孕妇 。婆婆依然要儿媳干活 。买保健品时,婆婆从来只买自己这份,不为儿媳出一分钱 。儿子心疼媳妇 , 给媳妇买好吃的,也要瞒着她,怕被责怪 。
尽管两位夫人可谓双喜临门,但婆婆始终霸占家中权势,将所有关注聚焦在自己身上 。此时的儿媳似乎不再金贵,如同苏夫人身边一位怀孕的女仆,艰难地忍受婆婆恶毒的欺压 。
待到杜氏诞下孩子 , 情况会有好转吗?
作家苏雪林的恶奶奶:将儿媳当下人使,间接害死孙子,儿媳英年早逝

文章插图
奶水喂饱婆婆儿子
照理说,两位孕妇在生产后都需精心照料,但从婆婆一贯的态度看,儿媳怎么可能获应有的待遇呢?
由于杜氏较婆婆年轻很多,身体条件更适合养育新生儿 。但尽管杜氏奶水多,她的儿子还是喝不到 。因为婆婆将自己的孩子扔给了儿媳 。
起初,苏家雇了一位奶妈 。这位奶妈除了给苏夫人的孩子喂奶,还要照顾孩子的起居等,工作劳累,但每月也只拿一块大洋 。对苏家来说 , 每月一块大洋不多,且奶妈能吃苦,似乎无理由解雇 。但这位婆婆辞退奶妈 , 将孩子直接扔给儿媳喂养 。
我们都知道 , 母乳对孩子十分重要 。杜氏哪有多余奶水喂养小叔子呢?但婆婆一见儿媳喂孙子 , 而不是小叔子,就抽泣着埋怨自己儿子没有奶水喝,要饿死了 , 不如送到孤儿院 。杜氏一听婆婆这样说话 , 吓得胆战心惊 , 匆匆放下儿子 , 给婆婆的孩子喂奶 。
因此,在婆婆的"监督"下,杜氏的儿子,也就是苏雪林的大哥,在幼时没能得到该有的营养 。为了让婆婆的孩子吃母乳,杜氏的儿子只能喝些稀粥、米汤 。这些东西 , 怎能让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呢?
后来 , 杜氏的这个儿子,也就是苏雪林的大哥,从小体弱多病 。最终英年早逝,二十多岁便离开了人间 。苏雪林在散文里写道,哥哥一直身体不好,就是当初婴儿期吃不到奶的缘故 。
由于婆婆的刁难,杜氏为苏家诞下孙子后,地位并没有提升 。相反 , 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精心抚养 。同时 , 杜氏自己也在月子里烙下了病根 。
作家苏雪林的恶奶奶:将儿媳当下人使,间接害死孙子,儿媳英年早逝

文章插图
恶人长寿
苏雪林多以批判鲁迅出名,但鲜有人知道她为纪念母亲写的自传体小说《棘心》 。其名字取自诗经"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小说记载了苏雪林赴北京求学,到留学法国,再到归国结婚的经历 。而每一个人生阶段,苏雪林对自己的母亲都有着十分眷恋 , 又想要逃离的复杂心境 。
因为多年艰辛,苏雪林的母亲五十几岁就去世了 。而那位恶毒的婆婆,却活到了90岁高龄 。
在这个家庭中,恶婆婆长命,得益于早逝的儿媳常年的辛劳伺候 。对一位旧社会的儿媳来说,婆婆是天,必须听从 。而无法反抗的儿媳、心狠手辣的婆婆,终成悲剧 。
在该家庭成长起来的孙辈苏雪林 , 锋芒毕露 , 性格强硬 。我们无意埋怨封建观念在一代人身上不可磨灭的痕迹,但一定能分辨其中的刁难、狠毒 。愿每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