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各乡镇地名,新乡延津各乡镇


延津县各乡镇地名,新乡延津各乡镇

文章插图
本论坛,点滴记载与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非常感谢您的不离不弃!
李奉先 原创
写此文,首先感谢著名历史专家张法祥老师、朱彬老师、李平川老师、杨晓玺老师、范伟老师对我的鼓励与支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
正文
应邀探讨这个话题,我总觉得是个很有趣又很意义的事儿 。但鉴于本人才疏学浅,飞舞键盘时,多少不是很自信,毕竟,我不是延津本土人,我尽力吧 。
愚以为,自春秋战国至今,地名的形成有3个高峰期:一是秦汉时期,二是隋唐盛世,三归于近现代 。名称的来历、含义,其演变均名之有因 。或记其物,或志其人,或铭其位,或述其形,寄其意,或由生活 , 或倚方言得之 。譬如山南水北为阳,故有洛阳信阳;渡口有关的,当年我对学生讲过,孟津、延津均来自黄河渡口,天津则是因明成祖纪念靖难夺权成功,以天子曾作战的渡口,乃名天津;郑州和新郑,均源于春秋之郑国,封丘源于封父国;通许县,则因开辟通往许昌的大道!
嘿嘿,有意思吧?
好,预热之后,厉兵秣马,谈谈延津那些掌故!
东屯
且说东屯镇,其因东屯村而得名 。东屯村历史很有渊源!史载元朝兵败北退时,愤怒之下,把这里的汉人几乎杀绝 。大明洪武年间,百废俱兴,不得已把山西大槐树下的村名移聚于此 。
可怜这批以王姓杨姓为主的移民背井离乡,一步一回头,满眼都是泪!
他们来到这片土地,先后扎下四个村,村东起名东小王庄,庄东南叫小杨庄,庄的东北叫鲁庄 。嘉靖时期,齐寡妇突然率领百姓起义,兵荒马乱间,为安全计,三庄决定抱团取暖,并为大东王庄,名东王四屯,多少年后,演变为今名东屯村 。
说说塔铺吧,年代更持久 。周朝时,延津县为廪延邑,治所为塔儿店铺,即塔铺 。这说明塔铺史远远久于东屯史!
石婆固
不过,石婆固镇有一拼 。石婆固,张法祥在其主编的书中多有笔述,其古时本叫边段庄,后来为啥改叫石婆固呢?原来,汉文帝时,黄河从此地决口 , 吞没许多州县 。兖州、青州、豫州诸郡县调集民工数万,车辆数千,夜以继日填土投石,不足月余,河口堵得只剩一里多宽 。但口愈窄而水愈急,后用麻袋装土投之,亦无济于事 。
眼看限期已到,奉命前来治水的刘侍郎只好张榜招贤,但无人揭榜 。
翌日子夜,刘侍郎劳累至极,不觉昏然入梦 。梦中见一老妪求见,命人沏茶并询问其详 。老妇答曰:“老身乃蜀郡灌县人,现住村西街首,因丈夫姓石,街坊邻居皆呼我石婆 。今闻大人堵河投石无功,面临杀身之祸 。故连夜起来,吾有一子,名换挡牛 。生于蜀郡,自幼踏浪荡舟 , 乃一弄潮好手,可当此任 。”
侍郎惊喜交加,顿然醒来,原是南柯一梦 。于是连夜召人采堤上柳条赶制巨排 。黎明已至,但无人敢下水放排 。忽听一老太婆:“挡牛,吃饭喽!”话音刚落 , 水里犹如伸出两只大手,紧紧抓住巨排把缺口堵住 。
事后,侍郎召地方官询问 , 此处并无一家姓石的 , 即视为神灵庇佑 。乃召石匠,雕一石婆坐在石鼓之上,置村中以示纪念,自此,村名石婆固 。
胙城
至于胙城,从胙国到胙城以及王堤村太行堤不仅留在了史书里 , 也留在了延津人记忆中 。
僧固
僧固,顾名思义,僧人的保护,始固 。这说的字面意思,当然“固”字在华北,已成特色地名了 。其名称最早缘于唐高祖武德年间,据载,当地有王姓、李姓两家官员,但管理花园的人姓苏,由于人口渐多,形成一长长窄窄的街道,酷似县一中门口的街道,时人俗称苏家胡同 。
其西南有一寺院白凌寺,有僧人二百余人,整天舞刀弄棒,武功甚是了得!
唐末黄巢部将朱温投诚大唐后,又开始造反,天下大乱,诸侯纷起 。可怜村民为躲避灾祸,相继躲到白凌寺,为报答村民们的香火之恩,僧人铜墙铁壁,无坚不摧,村民遂改苏家胡同为僧固,以念其恩 。
再后来,随着人口膨胀,分为东僧固与西僧固 。由于东僧固李姓人众,又更名李僧固;西边申家大姓,遂称申僧固;梁家原为西僧固的一部分,因人口急剧增长,便叫梁僧固 。
魏邱
魏邱乡,曾是魏惠王的魂灵归宿之所 。魏惠王是个大人物,他是第一个在开封定都的国君,对开封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他所修筑的大梁坚城,奠定了今日开封城的基?。凰淙斯ぴ撕雍韫担?使开封城四周水道畅达,景象万千,颇具名都气象 。
魏惠王,后称梁惠王,姬姓,魏氏,名罃(《战国策》作“婴”) 。魏武侯之子 。魏国第三代国君 。魏武侯死后,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争立君位成功 。魏惠王六年 , 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 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 。
此不再本文表述之中,感慨而已 。
马庄
顺便补充一点,延津有两个村名,居然与南宋一个国君有关联,此人便是宋高宗赵构,马庄班枣村与魏邱南宋村便是因他而定的地名,拙作也多有记载,此不再赘述 。
班枣、朱寨等周边乡镇已并入马庄乡,现统称马庄乡 。据传明朝末年有马姓在此定居,成村后定名马庄 。
司寨
司寨乡位于县东部 。辖新生屯、于庄、前司寨、后司寨、东南庄、王纸坊、李楼、半坡张、袁纸坊、郑纸坊、前新乡屯、后新乡屯、曹柳洼、郭柳洼、岸下、王杏庄、小庞固、大庞固、高寨、小仲、小留固、大留固、尹柳洼、张庄、吴辛庄、通村、平陵、范庄28个行政村 。
这些地名也很有意思 。前新乡屯、后新乡屯、曹柳洼、郭柳洼、尹柳洼均与移民有关,可以说其乡镇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其姓氏颇有讲究,无论是留固还是留店都有浓厚的纪念意义 。
明朝中期,有司姓大户在此定居,初名司家寨,明末清初,其族长声誉不佳,便畏罪潜逃,今司姓鲜见矣!
后来当地居民南北择地而居,遂分为南北司寨,如今南则称之为前司寨,北称后司寨 。
榆林
明洪武年间,此地榆树成林,故名之 。
榆林乡因地处黄河故道,沙荒面积大 , 风沙严重的风沙造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通道绿化工程等 , 连年进行河渠治理和整修,其地名现代气息较浓 。这个地名与陕北榆林,名字颇为相同,但纯属巧合,不要想得太多了,呵呵 。
小潭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小潭乡,按历史来源说,没有新安名气,新安是其前身,直到1955年始有其名,考究起来相,对于大潭村而言的 。
丰庄
元末,此为一古堡也 。
明初,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贾姓丰姓在此定居,贾姓居西,名贾家庄;丰姓居东,名曰丰家庄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贾姓或搬或因生计而绝迹,后合称丰家庄,简为今名 。
【延津县各乡镇地名,新乡延津各乡镇】临笔至此,笔者不免一声长叹!
翻阅了老黄历,这情结愈加缠绵: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 , 在频频回首遥望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被迁者拖儿带女 , 扶老携幼,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时总割不断故土之情 。
他们凝眸古槐,见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想着自己这一生不一定能返回故土了,为了让子女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回来时能够顺藤摸瓜找到自己的老家,就指着孩子们最好记的大槐树说:
“不要忘了,以后若能回到家乡,记不住咱的村庄,就先找这棵筑满老鹳窝的大槐树,然后再慢慢找自己的老家 。”
“到了新的地方 , 人生地不熟,彼此要互相照顾!”
延津县各乡镇地名,新乡延津各乡镇

文章插图
自明初移民以降,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 。
愿大槐树与延津本土人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温馨提示】
《新乡文史论坛》,集文学与史学于一身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新乡人自己的《旧闻新知》
信箱lifengxian009@163.com
微信:nrawbz1215,欢迎踊跃投稿并提供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