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作文写法怎么样?

浅谈新课标下作文中的创新精神
“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甚焉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这是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的一段话 。陆游也曾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 。”显然,文贵创新 。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的文章,令人生厌;有新意的文章,犹如暑天的清风,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阶段的写作要求共有10条 。从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作文教改的新曙光,它为作文教学思想的大解放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契机 。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可见,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作文水平很差的学生语文成绩是优秀的,相反,我们也很少见到作文得心应手而语文成绩却不令人满意的学生 。由此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写作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 。创造性的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创造性的描写世界,表现世界,创造性地抒写自我,表现自我 。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市面上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作文速成》、《作文技巧》之类的书把作文的写作技巧吹的神乎其神,仿佛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夜之间的事,其实我们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知道这只是天方夜潭,果真如此,诺贝尔文学奖恐怕也会随之贬值的 。
对于教师来说,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引导学生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学生的头脑外,还要贯彻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淡化文本
不管是旧的教学大纲还是2000年秋季施行的“新大纲”关于写作的论述,开头都有一条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再也找不出这一点,这表现淡化文体这一方面已迈进了一大步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中考作文,无不体现着这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教育部出台的高考改革《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 。”这无疑使学生从一些清规戒律中,从重重绳索的捆绑下挣脱出来 。如近几年各地兴起的“话题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只要与话题有关,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都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 。另外还有范围作文、提示作文等都是近年出现的作文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