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写法怎么样?( 四 )


2、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 。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和兴起潜能的记录,收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中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强化形成性评价,以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过程 。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 。以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为主,结合学生的考查结果进行分析,依据事实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
4、多元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以反映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能力 。在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采用书面评价或者口头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要调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使评价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
三、注重评价特长 ,拓展思维空间
1、关照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特长 。对基础差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其敢说,爱说;对基础好的学生,评价要旨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 。如,教学《古井》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汇报阅读感受,学生说从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可以体会到人们对古井、对井水的喜爱之情 。话音刚落,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既然人们喜爱井水,珍惜井水,为什么路面总是‘湿漉漉的’,从‘湿漉漉’这个词分明可以看到人们不珍惜水,浪费了很多的水,可路面为什么总是‘湿漉漉’的,作者这样写是否自相矛盾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了,通过再次深入读书,最后总结出:作者写挑水的时间是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挑水人,难免路面总是湿漉漉的,作者这么写是为了表现古井的贡献之大 。当然要是能做到路面不“湿漉漉的”,珍惜每一滴水那是最好的 。多可贵啊!
2、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新的课程体系则鼓励从各方面发展学生个性 。在教学中,教师能赏识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允许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爱好,让学生自己留作业,自己设计作业,完成具有个性化的作业,使学生显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学生思维和技能的创造力跃然而出 。
3、改变教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手段 。例如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课本剧、演讲、讲故事、猜谜语等引入课堂等 。总的特点是结合本地、本校、本人的特点,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变教师的满堂灌为师生的学、说、演、画、议、想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