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长这样》读后感精选( 五 )


【《我们为什么长这样》读后感精选】回到科普书籍这个大类 , 再来看本书 , 它对我而言十分特殊 。与本书关注主题接近的科普书中 , 它是我近期阅读中为数不多以点深入 。兼顾科普和系统性的书籍 。科普书籍采用的切入点 , 或为以点代面式样 , 如《五堂极简生物课》、《生命的跃迁》等 。以点代面的写作方法 , 能够突出最具代表性发现的科学意义 , 对读者抓住一门学科研究中最具有普适价值的研究进展意义非凡 。但是这一写作手法也有其天然的缺陷:容易陷入线性化的思维路线 , 错误的以为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都是在单线条同一方向下运行 , 忽视了科学研究的多点发展与科学发现的多线条 。当然造成这一错误印象并不是作者写作的本意 , 因为写作者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是系统化的 , 他们是在更高的位置提炼出代表性的点供读者了解 。因为这种被误读可能性的存在 , 从另一个角度书写科普作品 , 或者作为读者 , 适当挑选另一写作视角下的科普作品阅读就十分有必要 。《我们为什么成为人类》一书就是这样的作品 , 全书写作力图打破普遍存在的由猿到人线性进化的不准确认识 , 以生命之树的概念取代之 , 由此达到了以细节构造总体 , 集中于具有重要影响细节问题的系统论述的科普写作手法 , 最终也到了由点切入系统论述的科普写作手法 。这两类科普作品写作方法并无优劣之分 , 两类写作方法的书籍间互为补充阅读 , 或许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毕竟前者入门 , 后者深入 , 最终以前者方式写作的书籍又能达到提纲挈领总结之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