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个人感悟范文有没有?( 三 )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 。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 , 养了十几年 , 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 , 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 , 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 , 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 。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 , 可他们想过没有 , 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 , 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 , 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 。傅雷悟通了 , 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 , 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 , 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
现在 , 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 , 因此 , 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
【篇三:傅雷家书读后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伟大的父亲 , 无论这个父亲是知识渊博的或只是一个只会下地耕作的农民 , 他们一样的伟大 。在读傅雷家书的时候 , 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 读着读着就让人对这么一份父子情钦佩 。他们虽身隔万里 , 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 , 深入地了解儿子 , 写下感人的信 。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 , 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 。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 , 蕴涵着真理 。
现在很多人都学会了隐藏自己 , 与其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奔跑还不如在阴暗的隧道里奔跑 , 你从不曾理解我 , 我也从不需要去解释 , 还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书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细细地表达出来?每个人都怕别人把自己看穿、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每点每滴 , 因为我们很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 , 拥有一个谁也闯不进来的地方 。回想着自己从识字开始 , 到跌跌撞撞地步入大学 , 知识更是增长不少 , 即使自己的文笔多好 , 却吝啬得从不给父亲写一封信 , 小时候经常见面 , 大了就只靠这电话来沟通 , 几乎都不用写信 , 就连朋友都只是发发E—mail , 很少抓笔写字 。现在即使情感是多么地泛滥 , 最多就是在自己的日志了通通宣泄完了之后就把那篇刚刚写好的日志删除 , 在生活里很多时候都在隐藏着自己的情感 , 从不敢轻易地让别人把自己的所有都看透 。是现代的世态炎凉比以前严重了吗?还是人的意识发展得太快 , 社会跟不上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