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武乡枣糕
武乡枣糕主要用料是黍米(即黄米,也叫软米)和大红枣制成的,秫米”味甘、性微寒”,有”治筋骨挛急,杀疮界毒热”的功能 。大红枣”味甘、平,无毒”,有”润心肺、止咳、解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的作用 。所以久吃该糕不仅能解热消毒,祛邪安中 , 对高血压病也有一定疗效 。此品种曾载入《美食大典》 。
上党名吃武乡枣糕历史悠久 。据了解,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就名扬平遥、太谷等地,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文章插图
武乡县有机小米
武乡县有机小米按照有机种植标准选择晋谷21号、黑鲜1号优良品种,施用有机肥 。含有丰富的糖类,B族 , 维生素E,钙铁、磷、钾 。小米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可以转变为血清素,有助于睡眠 。小米含有易消化吸收的淀粉,可以帮助人体吸收收营养 。小米还能降胃火,煮粥食用 , 对产后妇女或病后体虚,反胃、呕吐、口角生疮,滋阴养血等均有很好的功效 。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文章插图
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是武乡人最普通的食品,无论城里、乡下、饭店、饭摊,每每常见 。这种食品,既携带方便,又易放置 。清代顺治年间就闻名遐迩 。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文章插图
擦面
“擦面”也叫擦圪蚪 。是武乡民间一种普通饭食 。制作简单 , 操作方便 , 适合集体大灶多食用 。做擦面:1、需备有“擦床”灶具,擦床架呈现长方形,大的约三尺左右,小的也有一尺半,中间床架上多用硬铁皮做擦孔,扁圆形向上隆起,孔如月牙,多似鱼鳞,排列较有序 。2、面和好后不需要揉搓和用力揣压,质地软绵为好,也称活面,可直接擦入开水锅内 。3、原料常见有三种:一是纯白面粉,二是白面中掺入玉米面或高梁面,三是白面、豆面、高梁面和在一起称“杂面” 。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文章插图
和子饭
“和子饭”也叫“和则饭” 。是武乡民间晚餐常见的一种饭食 。主料有小米或少量的玉面圪糁 。配料按季节选用豆类(大白豆、大绿豆、黄豆),蔬菜类(红薯、土豆、南瓜、北瓜、鲜豆角、红萝卜、白萝卜、芹菜、甜菜、干豆角、南瓜条)、野菜类(苦苦菜、玉谷菜) 。品种可多可少,数量根据喜爱,各取所需 , 适量为宜 。调料多用葱花、蒜片、精盐、食油、醋烹炝入锅 。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文章插图
武乡炒指
武乡炒指是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特产 。把面和好后,擀成厚厚的饼 , 切成手指大小的面条块儿,然后用干土磨成粉,用铁锅将干土滚沸后再来炒这个面条,吃起来香脆可口 。
“炒指”,是一种面食制品,因其外形象人的手指而得名 。炒指是长治地区的特产 , 襄垣、平顺都有,最著名的要数武乡 。
一般以白面为主,讲究的加入小米面、黄米面、鸡蛋、糖,和好面后擀成个厚饼,用刀切成细长条,再改刀成短条,入铁锅炒熟…… 。
炒指久放不坏,因为失水干燥的缘故 , 这点有点像新疆的烤馕 。可以当零嘴,也可以当干粮 , 据说炒指发明于古代战争中 , 八路军当年也享用过 。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文章插图
抿面
抿面俗称“抿圪蚪” 。是武乡民间一种面食吃法 。其制法与“擦面”相似 , 所不同的是操作工具有所区别 。“擦面”的擦床呈月牙形向上隆起,而“抿床”是用带有布满小圆孔的铁皮钉在木架上 , 大小抿架与大小擦床架尺寸相同,大锅用大抿床,一般为小抿床 。“抿具”是铁制而成或木制的状如小锄,上有柄把 。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文章插图
煎饼
“煎饼”是武乡民间一种风味小吃 , 多见于集市个体饭摊与农家 。随着原料的不同,制作出的品种也不同,大致分为白面煎饼、高粱面煎饼、米面煎饼与杂面煎饼几种 。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文章插图
谷垒
“谷垒”也是武乡民间一种特有的风味小吃,也叫”不烂” 。多见于农家,一般为午餐,属蒸制餐食 。常用土豆丝、红薯丝、红白萝卜丝、鲜豆角丝作原料 。过去人们还曾用豆皮、槐花、榆钱钱、地骨皮作原料食用过 。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山西长治武乡美食特产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