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人参果是什么味道

《西游记》里出现的“人参仙果”,如今成为甘肃省民勤县东坝镇群众的致富“金果” 。
“摘多少收多少,不挑三拣四,一般果子不出村我们就能拿到钱……” 5月12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坝镇东一村温室大棚内,郁郁葱葱的秧苗足有一人多高,种植户姜有虎和村民们正忙着为闻讯而来的客商采摘人参果,田间欢声笑语不断 。“人参果就是我们的‘金蛋蛋’,每天一出货,就‘生’钱了 。”说及种植人参果的收益,姜有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人参果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瘠薄、抗寒冷、抗盐碱,是一种生态适应性较强的草本植物 。自2007年引入民勤县,重点以日光温室种植方式为主,经过十多年的试验示范和逐步发展,现生产规模达到3760座,面积近8196亩,已成为全县日光温室生产的主导品种,引领着民勤农业高质量发展 。
民勤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界于东经101°49′-104°11′ , 北纬38°04′-39°27′之间,处北纬38度世界种植葡萄黄金地带,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优越 , 是发展绿色有机瓜菜、优质林果、肉羊产品的最佳区域,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人参果之乡”称号 。
作为民勤人参果的核心区的东坝镇,位于民勤县城东北,有着“绿洲粮仓”美誉,由于土质肥沃,富含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发展优质农产得天独厚 。近年来,东坝镇不断夯实农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 ,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突出绿色、优质,“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做大做强做优温室人参果产业,让村民吃上“产业饭” , 走上致富路,齐心奔小康 。
按照园区化建设、集约化发展思路,东坝镇以S235线为轴,建设东一、拐湾两个千亩人参果种植基地,打破行政界线、谋划全域布局,以点带面抓示范、辐射带动促提升,引领全镇11个村合心、合力、合拍发展人参果产业 , 形成“一轴串带,基地引领 , 组团发展,全面提升”的发展格局,全镇累计发展日光温室人参果1134座2500亩 。
民勤县东坝镇党委书记谢文仁介绍说,随着日光温室生产规模的逐年扩大,土墙全钢架三代结构温室的广泛普及,温室人参果种植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一年一大茬的周年生产模式 , 其生产的人参果果肉厚实多汁、淡雅清香、风味独特,氨基酸、维生素C和硒及钼、铜、锌、铁等十来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不仅全面且含量高 , 使得人参果“不是仙果,胜似仙果” 。
为持续放大人参果产业优势,东坝镇在分析市场的基础上,依托人参果分拣包装中心,投资100万元建设4条分拣包装线,实现人参果产地集散、分级包装、等次销售 , 并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对接大型农超、借力电商平台、发挥网红带动 , 创新“线上+线下+农户” 智慧销售模式 。
连续多年丰产丰收,东坝镇人参果产业经历了量的积累,如今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东坝镇人参果产业更加注重 “质”和“量”的协调统一 。今年东坝镇重点瞄准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 , 在种子选育、种苗推广、功能拓展、精深加工、品牌推广等领域全面发力,推动人参果产业集群向高端进发 。
【甘肃民勤人参果是什么味道】此果只应天上有,一朝“下凡”惠民勤 。东坝镇人参果年产1.8万吨,销售收入达12960万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人参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人参果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金果”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李琛奇 通讯员 马爱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