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


在东北方言中,毫无实际意义的“子”字,常常被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后边作为后缀(读轻声),组成具有独特新意的词或词组 。这种语言习惯,历史沿革久远,因而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
今天跟老铁们唠唠有关后缀“子”的动词类嗑:

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

文章插图
1、拔卯子:器具等从榫头吻合处拔出、脱节 。
2、拔缝子:物体从连接的缝隙处开裂 。
3、散架子:人支撑不住或物件无法承重了 。
4、拔罐子:一种民间治病方法 。用碎纸等在罐内燃烧片刻后,扣在皮肤上 , 用以拔出体内寒气 。
5、变桄子:改变原来的态度或做法 。也称反桄子 。
6、瞅冷子:趁人不备、突然地(做某件事) 。
7、踩格子:播种后,用脚将掩埋种子的土踩实 。以便保墒 。
8、打掌子:给别人顶替班 。

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

文章插图
9、打摆子:患疟疾 。
10、掉腰子:截瘫 。腰以下失去知觉,不听使唤 。
11、打圈(juàn)子:母猪发情,闹圈 。
12、叫笞樱耗该ǚ⑶?,嗥叫求偶 。
13、猫月子:女人生产第一个月的休养期 。也叫坐月子 。
14、掉脸子:脸色变得难看 。
15、卷面子:所求之事被对方拒绝,没给情面 。也叫撅面子 。
16、摔脸子:当面发脾气,给人脸色看 。

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

文章插图
17、甩剂子:放下正在做的事转身走人,表示不满 。
18、进门子:女人嫁到婆家 。
19、出门子:姑娘出嫁 。
20、过日子:度日,过活;生活 。
【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21、过筛子:选拔、抉择 。
22、放桌子:摆上桌子,做好餐前的各项准备 。
23、借油子:找借口 。
24、蹽杆子:(偷偷地)溜走、跑掉 。
25、尥蹶子:牲畜向后踢脚(自卫) 。
26、撂挑子:撒手不干了 。
17、仰歪子:随意仰面斜躺着 。
28、捋须子: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话 。
29、抹脖子:掉脑袋;枪决 。

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

文章插图
30、撒丫子:撒腿快跑 。
31、滚犊子:滚蛋;赶快走开 。(骂人的话) 。
32、劈犊子:拉帮套的人与主人分劈续生子女 。拉帮套:东北的旧俗 。男人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招入另一个男人来入伙帮助养家 。享有夫权、财权等,以后所生子女到一定年龄时 , 一般安血缘关系分劈 。
33、招股子:东北旧俗 。招入单身男人帮助拉帮套,以便养家糊口 。
33、起皮子:故意整事、找茬 。
35、前趴子:因磕绊身体向前跌倒 。
36、熟皮子:对动物的毛皮进行处理、使之软化的过程 。
37、扎猛子:大头朝下钻进水里 。
38、找乐子:寻开心 。
39、卖手腕子:打工干技术活 。

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

文章插图
40、烂眼边子:患上眼病 。
41、勒(lēi)大脖子:吃拿卡要、勒索钱物 。
42、耍嘴皮子:光说不做,玩嘴上功夫 。
43、仰巴脚子:身体向后倒下或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