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作文写法怎么样?( 四 )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习俗“多多益善” 。

《春节习俗》作文写法怎么样?


春节给大家的印象是什么?放鞭炮、拜年、祭祖、吃团圆饭……最开心的,还是收压岁钱吧?但是 。你们知不知道春节的这些大大小小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呵呵,我给大家说一说吧 。
压岁钱的来历,是一个传说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小妖叫“祟” 。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 。因此,家家都在这晚上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也就是今天的“守岁” 。
有一对老夫妇 。年老得子,疼爱有加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们就不让孩子睡觉,给了孩子八枚用红纸包着的铜币给孩子玩 。孩子把铜币翻来覆去地玩 。玩累了,就一躺下,睡了 。老夫妇还是很担心,就守在孩子床边 。半夜,一阵妖风吹开门窗,也吹灭了灯火——“祟”来了 。“祟”用手去摸孩子的头 。正快要摸到时,枕边的八枚铜币突然冒出金光 。“祟”吓了一跳,连忙缩回手,逃走了 。天亮后,老夫妇把晚上的经历告诉了村民,村民们也纷纷效仿,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给孩子用红纸包着的八枚铜币,叫“压祟钱” 。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今天的“压岁钱” 。
放鞭炮,大家都很喜欢吧?但为什么要放鞭炮呢?传说在古时候,森林里有一个怪兽,叫“年” 。每当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 。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 。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 。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 。人们没有办法 。只好关上大门,爬到楼上去躲着 。“年”这儿走走,那儿走走,就是不见一个人 。“年”气得大吼 。这时,一个人家的竹楼着火了,竹子“噼里啪啦”地响 。“年”给吓着了,赶紧逃回森林 。
躲在竹楼上的人发现了 。“年”走后,他赶紧告诉大家这个秘密 。于是,就有了放鞭炮的习俗 。
每到过年的时候,家门边总会有春联 。那么,为什么要贴春联呢?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鬼域”的世界 。“鬼域”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当金鸡长鸣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就坐落在桃树的东北方向,门边站着两个神仙 。名叫“神荼”和“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绑起来,送去喂老虎 。因此,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称为"春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