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历史记录,温度计的秘密有哪些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7日开始,8月25日结束 , 炎炎夏日,大家更关心每天的温度 。温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太密切了,上了年纪的人习惯关注每天《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节目,年轻人更喜欢直接在手机上查看天气的动态信息,伴随天气变化的气温往往决定了未来几天的穿着或行程 。自己或家人身体有些发热 , 自然会用体温计去测量 。今天我们就聊聊有关温度计的故事,首先说温度计的发明,其次谈温标的确立,最后是温度计知识传入我国的过程 。
一、 温度计的发明
大家或许想知道 , 在温度计发明之前,人类是如何表达温度高低的呢?很简单,靠经验描述 。你可能还记得战国《列子汤问》中“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吧,一小儿为“近者热而远者凉”辩护道,“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这便是很朴素的经验性描述 。当然,古人还摸索出了稍微高级一点检测温度的办法,比如烧制陶瓷中的“照子”就是一例 。那么什么是“照子”呢,简单说就是窑工用于判别窑火温度高低的泥土胚胎 。据景德镇陶瓷大学郑乃章教授研究,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出现照子,不过当时主要用于试验釉色;到了宋元,照子技术已经成熟 , 通过观察照子的烧结程度,检测窑内制品在最高烧成温度下保温时间的长短 。这种技术全靠窑工的经验积累,无法定量、精确检测 。
温度计的发明是西方近代科学革命的产物,而且是伽利略首先发明了一种利用空气热胀冷缩原理的气体温度计 。西方在探究空气热胀冷缩及其运用方面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希罗(Hero of Alexandria)就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出了可用在神庙的自动开门机械 。伽利略的气体温度计很简单,就是一根细长的玻璃管 , 一端开口,另一端是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 。使用时 , 先用手把玻璃泡捂热,然后让玻璃泡一端在上 , 把玻璃管竖直插入到水中,这便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气体温度计 。当外界空气上升或下降时 , 玻璃管中水柱就会下降或上升 。如果在玻璃管上标识上刻度,便可以指示温度 。尽管不清楚伽利略当时是如何标记温度的,但他在一本书中明确提到了度数 。不过由于这种温度计会到受到气泡内空气温度以及外界气压的影响,误差比较大 。受伽利略的启发 , 他的朋友、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医学教授桑克托留斯(Sanctorio Sanctorius)在1612年发明了一种蛇形的气体温度计,上端的玻璃泡可以放入病人口中,从下方水柱查看病人体温的变化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体温计 。

温度计历史记录,温度计的秘密有哪些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