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人生读后感摘抄( 四 )


《叙事人生》读后感(四):阅读是需要才华的
阅读是需要才华的 。
我们大部分的普通读者,书读完了也就过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好一点的也许能够从书中找到精神愉悦,渗透到人生的点滴之中 。而有才华的阅读者,能够丝丝入扣拆解故事本身、分析作者的技巧、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及内涵,甚至还能够从他们阅读的作品里抽丝剥茧般的学到功夫,为自己的写作铺路 。读李杭媛老师的《叙事人生:小说精读课》,就深有一种她是一个有才华的阅读者之感 。
《叙事人生:小说精读课》里说:“阅读经典小说,需要热情,还有技巧 。”甚为赞同 。
李老师们对作家们是如何写小说的进行了一场场解构,从叙事、语言、人物、场景、氛围等多维度对名著进行了深入的拆解和分析,包括海明威、雨果、木兰·昆德拉等名人的名著,从普通读者可能不甚在意的一些角度去解读 。
于是,她在解读《悲惨的世界》的时候,关注的不是大家都集中目光关注的主角,反而是“纸片人”,看似扁平没有特色的配角们,在小说中的地位其实也不可忽视 。在讲小说的氛围营造的时候,她关注到的是细节、光影等等对情绪的影响,而不是从大环境大背景去讲 。女性读者的细腻在作品里呈现得淋漓尽致 。
同时她也很能共情,毕飞宇在《小说课》里写到:“无论是写小说还是读小说,它绝不只是精神的事情,它牵扯到我们的生理感受,某种程度上说,生理感受也是审美的硬道理 。”
而在李杭媛老师的《小说精读课》里,处处也能感受到她在阅读过程中的情绪及审美感受 。
她感叹张爱玲《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拆解张爱玲写他们的日常时,她写到:“我以为,这是关于爱情最接地气也是最苍凉的书写 。哪有什么为你上刀山、下火海的轰轰烈烈的誓言,真的爱情只不过是两个自私的平凡人互相取暖 。”
我不仅被带入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里,也被带入了作者的爱情观里,被带入了这世间千千万万红尘男女的爱情里 。
很多专业的阅读者,也是有才华的作家,比如毛姆,比如翁贝托·埃科等等这些大师们,通过对别人作品的解读,精进自己的技艺,创作自己的作品时也才能事半功倍吧 。
作者也通过解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著之时,既有阅读享受,也有审美提升,我更相信她也学到了作家们讲故事的秘籍 。
有人曾经说过:读书是站在作者的对岸,接收作者抛在池塘里卵石泛起的涟漪 。在作者的眼里“小说就是一场魔术,用虚构的故事表现出对真相的洞见;用虚构的的魔法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对世界的想象、对意义的追问 。”在我看来,读小说是看一场魔术,而读《小说精读课》是看魔术的解密 。就好像一个魔术师在表演,旁边有一个解说告诉你这些玄机都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