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人生读后感摘抄( 五 )


很精彩很过瘾 。
《叙事人生》读后感(五):《叙事人生》: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还能读出一本优秀小说的好吗?
对于现代的很多文学作品,特别是纯文学作品,读者们都会经常反应读不懂,完全不知道读者在讲的什么?这是为什么呢?真的是现代小说没落了吗?但为什么那么多严肃的批评家还是给了很多文学作品很高的评价呢? 以我的思考,有部分原因来自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现代人面对屏幕,面对视频、图像的时间大大增长,这就造成很多人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 。从短视频越来越流行、很多人倍速看剧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特点,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无法真正的静下心来完整的、用心的阅读一部文学作品了 。而与此相对应的确是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使用技巧,更喜欢营造出一种纯文学的氛围 。当然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需要各种技巧的,需要在作品中折射出一个个人物身上的人性的 。一眼就看到底的人物在文学作品中会有其作用,但所以的人物都能一眼看穿,那就真的没有意思了 。好的文学作品,如果用悬疑小说来解释会更清晰 。读悬疑作品时,你看第一遍时一定会欲罢不能,后面会发生什么?凶手是谁?真相如何?就能吸引读者阅读下去,这就是文学作品的特点,现代的很多网络文学也就是这种套路 。但如果第一遍已经看完,已经完全知道结局,是否还能再看第二遍呢?这就决定了一个文学作品的等次 。如果再看一遍,如同嚼蜡,那这个作品一定不是好的作品,如果一部作品可以一遍遍的阅读,越读越有味道,那这样的文学作品就一定是经典 。比如《红楼梦》,有人能够说真的把它读懂读透了吗?一定没有人会这样认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的魅力 。
当然好的文学作品也需要我们认真去阅读,我们需要经典故事,需要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去体会自己的人生 。对于现代人,对这方面的能力,我们真的缺失很多,需要专业人士给我们指引 。我们来阅读这样一本《叙事人生:小说精读课》,让北大中文系高材生,让活跃于网络世界,文化随笔风靡的作者李杭媛来带领我们进入小说阅读的世界 。怎样来精读一本小说呢?作者分叙事角度、语言、人物、情节逻辑、情节动力、场景、氛围等等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讲解,而每一部分的讲解都是在曾经著名文本的基础之上,都是更容易让我们理解的方式来进行的 。这里解析的小说有奥康纳的《河》,海明威的《杀手》,雨果的《悲惨世界》,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鲁迅的《祝福》,卡夫卡的《变形记》等等 。通过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容易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一部好小说,怎样阅读一本好小说,更容易去理解好的文本为什么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