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教学反思怎么写?( 五 )


图文结合,感知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幅图,把3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2、3幅图 。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 。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 。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
角色表演,升华情感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 。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 。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价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他们要学习狮子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
课堂永远是一个充满意外,而又总是留有遗憾的地方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每次的认真总结分析都可以帮助我在教学上更进一步.

咕咚教学反思怎么写?


《咕咚》一课在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出现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这篇课文之后,又一次出现的没有注音的连环画课文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
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目前接触的篇幅最长的一篇课文,所以我决定仍以识字教学为主,借助汉之星所提供的优质资源,利用归类识字、随文识字、生字演变等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根据汉字的特点,通过“跟”“叫”两个字的构字特点,引出本文要表达的思想――遇事要动脑子,不能盲从 。
一、以兴趣为先导,图文结合入情境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鲜活的画面最能吸引其注意力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湖边的木瓜树,并配以“咕咚”声,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思维很快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