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小学生读后感怎么写?( 四 )



父与子小学生读后感怎么写?


这个学期,我和女儿共同阅读了许多书,但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父与子》了 。虽然这本书中只有图画,但女儿也总能看的津津乐道,她在快乐中收获了无限知识;在阅读中领悟了深刻道理 。
这本书讲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故事,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有酸,又有甜,有苦,又有辣,虽然如此,但是他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尽管父亲有时会批评儿子,有时会打儿子,但是他对儿子深深的爱是无疑的 。这位父亲也令我感动和敬佩,因为他可以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尊严,这也证明了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这对父子间的父子情不禁让人感动不已 。
父与子之间的爱,是纯洁的,是伟大的,是坚定的,是无私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句批评的语言,一个搞笑的故事……都能体现出来他们之间浓浓的深情,都能体现出来他们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看了父与子之间的故事,我静心思考,突然觉得我淡化了孩子读书方面的引导 。对每个孩子来说,书本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想象 。我们作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正确的领导孩子读书,让他们发现读书是一种有趣的,快乐的经历 。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以养成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同读书,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在书的世界里,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书让我们和孩子有了共同语言,在书海中遨游的孩子是快乐,健康,自立,博学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和孩子一起快乐的读书吧!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小书虫!

父与子小学生读后感怎么写?


《父子协议》读后感
《父子协议》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简单、真实的家庭教育故事 。1996年,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在儿子郝丁中专毕业后逼其签订《亲子双向自立协议》 。他狠下心来对儿子实行四不管,而儿子也可以不管父母的老年生活 。一场家庭革命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作为一名天津社会科学院的老年问题研究专家,郝麦收本是潜心研究老年问题的,却发现自己的独生子养成了独生子女身上几乎所有的一切毛病:不爱惜东西,动手能力差,没有自制了,不负责任,并且对于现在拥有的一切都表现得理所当然,甚至认为未来自己的就业都应该是父母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没出息”的独生子,郝麦收急坏了,他在反思自己以前溺爱孩子的同时,更注重解决孩子未来的生计问题,到底是把他留在身边一辈子待在他的庇护下,还是应该放手让他自己走出家门去打拼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1996年郝丁中专要毕业了,郝麦收发现,虽然儿子已近成人,但对家庭的依赖却没有改变 。如果两代人都一味无原则地互相依赖,那么孩子将来能否自立自强,扛起生活的重担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郝麦收感到,传统的亲情模式必须要改变,他萌生了与儿子签订双向自立合同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