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信数字大写还是小写

一张纸能承载多少历史变迁?答案就在开封市文史学者刘海永收藏的1500多张介绍信中 。
9月28日,采访人员翻阅这些历经20多年收集的介绍信,发现大多由开封市各单位出具 , 时间跨度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几乎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 。
“1984年我国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之前,百姓出行办事,介绍信是必备 。”刘海永说,那时候 , 介绍信就是一个人的“通行证” 。
从形式上看,介绍信是一张16开纸 , 左面或者上面是存根,约占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四是介绍信正文;正文上列有介绍信编号、出(接收)单位、事项、日期等 。公章分两处盖,一处盖在存根与正文之间的虚线上,另一处盖在正文下方 。
介绍信通常分两种 。一种是普通型,用于到外地探亲、联系工作、购买车票、住宿等;另一种专用于政审调查,如入党、提干等 。
在刘海永的藏品中,有购买凳子、自行车等家庭用品的,有购买活性炭、布匹、角铁等生产资料的,还有介绍住院等日常生活事宜的 。
比如这样一张 。“开封市第一木器厂:兹有我厂职工徐治勤同志结婚需购置三斗桌一张,椅子两把,请给予购买是荷 。此致敬礼 。开封化肥厂革命委员会办事组 。1971年12月13日 。”
这张介绍信所附购买发票存根显示,一张三斗桌31.60元 , 两把椅子15.68元,共计47.28元 。
刘海永恰好收藏有开封市第一木器厂1971年10月21日至1972年3月13日的销售情况报表 。表内统计产品有床头、三斗桌、大立柜、盆架、小饭桌等22种,共销售2085件,折合木材130.53立方米 。其中销售三斗桌276张 , 包括结婚用159张、个人用13张、公用96张、本厂职工用8张 。
“一纸小小的介绍信,忠实记录了各个年代的计划生产和经营情况 。”刘海永进一步解释说,“比如那张徐治勤买桌椅的介绍信,就反映出那个时代家具毫无个性 , 单位、家庭一个样 。”
“几十年前 , 要买一些特殊商品一定是通过单位介绍信一对一方式 。现在,通过手机,百姓可以随时和成千上万个商家交易 。”刘海永说 。
介绍信的盛行,是国家建设初期生产落后与商品匮乏的写照 。随着时代进步,这种状况已然彻底改变 。
资料显示,1949年,开封全市百人以上工业企业仅有4家,经营消费场所少得可怜;2018年,该市各类市场主体已达26.7万户,市场交易活跃,仅当年“双11”一天,线上消费总额就近5亿元 。
【介绍信数字大写还是小写】“介绍信淡出衣食住行领域 , 恰恰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最好体现 。”开封市发改委主任薛志勇表示,“百姓生活越来越去计划化 , 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主流,市场主体自然会越来越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