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南宋涌现许多忠臣名将,先后出现了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孟珙、王坚等人 。有些人能征善战 , 为宋朝江山的稳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些人则一战成名,名噪一时,深受大宋百姓的拥戴 。最让人觉得可惜的,却是这其中很多良将帮助南宋皇帝,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的下?。?让人唏嘘不已 。

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章插图
岳飞画像
相比于这些武官出身的人,出生在金国的辛弃疾从小就对岳飞、韩世忠这些人名耳熟能详 。辛弃疾3岁的时候,岳飞去世,在祖父辛赞教诲下 , 辛弃疾立志将“岳飞”作为自己的楷模 。
等自己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光复中原、报国雪耻” 。随后 , 辛弃疾一方面研习武艺,加强自身体能训练;另一方面也不断学习各种兵法计谋,韬光养晦 , 时刻等待着机遇 。
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章插图
少年辛弃疾
“擒贼先擒王,英勇士无双”
终于 , 公元1161年 , 金国完颜亮不顾民众死活 , 大肆压榨百姓为南下的金国军队,提供后方补给 。21岁的辛弃疾奋起反抗 , 加入了当时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在军中担任掌书记的职务 。
金国内部爆发起义不断,前线补给无法得到保障,最终金国国君完颜亮被部下击杀 。起义军在辛弃疾的牵头下,很快就与南宋朝廷取得了联系 , 辛弃疾圆满完成了耿京交办的任务 。
但正当辛弃疾准备回军复命的时候 , 在路上却听到了耿京被张安国杀害的消息 。一时间“群龙无首”,起义军四处溃散 。英勇果断的辛弃疾当机立断,率领部下50多人突袭张安国几万人的兵营 , 并生擒活捉张安国 , 送交南宋朝廷处理 。宋高宗敬佩辛弃疾的勇气,便下令让他做江阴签判,25岁的辛弃疾此刻正式踏上仕途 。
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章插图
【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壮年辛弃疾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初入仕途的辛弃疾,对南宋朝廷的意图并不了解 。本以为自己受到宋高宗大加赞扬以后,朝廷会听从自己的建议和主张 , 大肆进攻中原、收复失地 。尤其是宋孝宗继位以后哦,一度给辛弃疾制造了“假象” 。孝宗整天口中都是想要早日“恢复失地、入主中原”的说法 。
此时,辛弃疾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 《美芹十论》、《九议》等如何收复中原的军事著作相继诞生 。甚至流传到民间以后 , 这些观点大受欢迎,甚至掀起一股对辛弃疾本人的“狂热”追捧 。可唯独朝廷一直按兵不动 , 觉得辛弃疾非常有才华,就先让他去两湖、江西整顿一下政务,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职务 。
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章插图
这对饱含爱国热情、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后来才知道原来朝廷之上还有众多官僚质疑他“归正人”的身份,在保守派的眼中,主战派的辛弃疾自然格格不入 。
宦海浮沉的辛弃疾早已看破朝廷意图,41岁时身心俱疲的他出任江西安抚使,在上饶建了一所“稼轩”庄园,从此自号“稼轩居士” 。后被朝中权贵弹劾,开始了长达20年的隐居生活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公元1203年,64岁的辛弃疾拖着一把老骨头被宋宁宗召回,担任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 。在镇江任职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写下了这首名篇《永遇乐·江口北固亭怀古》 。词中充满对孙权、刘裕当年金戈铁马为国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时推崇,后半段则借廉颇感叹自己身世遭遇,郁郁平生不得志 。后来遭到谏官攻击,再次降职 。
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章插图
年迈辛弃疾
随着战事的吃紧,朝廷多次征召辛弃疾返岗就职,还曾以“兵部侍郎”的名义征召这位良才 。但身体越来越差的辛弃疾都一一推辞了,直到68岁那年 , 重病不起的辛弃疾含泪离开了人世 。临别之际口中还振振有词:“杀贼!杀贼!” 。
一代本可以建功立业在沙场的良将,最后却只能发出一阵忧愤之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抱郁而终,这不仅是时代的悲哀,更是人物的悲剧 。但他那爱国的热情,报效国家的信念一直时刻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 , 为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繁荣昌盛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