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小学语文说课稿怎么写?( 五 )


3、讨论交流发散思维——引导探究创新
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能力 , 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 , 主动探求知识 , 多方面、多角度 ,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 , 我在学生学习第四段时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探讨抢救孩子的妙法 。学生独立发言后 , 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孩子从高高的横木上跳到水里 , 同样有危险 , 船长为什么还要命令孩子跳水呢?把你想到的办法同船长的办法进行对比 , 说说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与评价 , 拓宽了学生思维 , 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 发展了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并且深深地懂得了课文以“跳水”为题的深刻含义及船长的沉着、机智、果断 , 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
最后以感情朗读全文结尾 , 回归整体 , 进一步使学生获得深层的感悟与体验 。
4、层次作业课外延伸——培养探究精神
教育是一把值得人们警惕的双刃剑: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也可能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的内外必须着眼于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首次获得的过程或独立做好的 , 应该被认为是创新 , 应该给予鼓励 。)教学的全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 , 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
(1)、利用层次性作业追问
①这艘航船上 , 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联系生活实际自问
①在我们的生活中 , 也有许多像课文发生的事例 , 你能举出1、2个吗?
②说说自己的见解 。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呈阶梯式 , 紧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词语形象地表现了故事从“起因——发展——高潮——结果”一步步发展变化的过程 。附板书设计:
8.跳水
横木遇险跳
孩子追猴(高潮)水
猴子逗孩(发展)得
水手戏猴(起因)救(结果)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法学法的采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 , 既贯彻了教学大纲的精神 , 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不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 而且能帮助学生独立思考 , 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 学生为主体 , 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更适合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 使之在学生心中栽培下创造的“小苗” ,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