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最开始的样子

出生在鲁西南地区的80后应该都有过摸爬叉的经历,我们晚上去摸的不仅是爬叉 , 更是回不去的青春 。

仲夏夜最开始的样子

文章插图
仲夏夜最开始的样子

文章插图
知了,金蝉是其学名 。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叫法,据我所知,鲁西南的聊城地区,菏泽地区,以及河南的濮阳台前,开封兰考一带都会把婵还未蜕变前的成虫叫做爬叉 。或许是这种昆虫虽然有八条腿 , 但是走起路或爬起树来缓慢笨拙,才这么给它们起爬叉这个名字的吧 。其它地方也有叫知了猴的 , 叫知了也就罢了,就是不知道它和猴有什么关系 。反正大家都是把爬叉这种动物逮了来,或煎或炸,不少饭店也有炸爬叉这道菜 。当然,炸爬叉是我们普通人的叫法,所以饭店的菜单上会赫然写着炸金蝉 。
为什么又叫摸爬叉呢,听老一
仲夏夜最开始的样子

文章插图
仲夏夜最开始的样子

文章插图
辈的人讲,他们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经济不发达,家家几乎点煤油灯(我小的时候也隐约记得点过几年煤油灯) , 如果谁要去摸爬叉,肯定不会有现在探照灯一样亮的手电筒 。于是去逮爬叉自然就变成了大家在夜幕中靠手在树干上转着圈摸索,靠着手上的感觉去逮爬叉,这么看来,摸爬叉这个名字还是相当贴切的 。没有灯没有手电筒,徒手去书上摸,就难免会摸到其它虫子,个别运气背的小伙伴还会摸到爬在书上的蛇,然而这都没有打消大家摸爬叉的热情 。经济匮乏的年代 , 半晚上摸几十个爬叉那可是一盘上好的菜 , 虽然不如猪肉想,好歹也算是沾了荤腥解个馋 。每逢这个时节 , 谁家要是来了客人,我们山东叫来了客(kei),家里做饭的长辈会把我们小孩辛辛苦苦摸来又不舍得吃的爬叉做成一道美味端上餐桌 。(虽然身为山东人,我还是始终不能理解大人们为什么把自己不舍得吃的好东西留给外人吃 。)
仲夏夜最开始的样子

文章插图
晚上九点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我骑车去夜市地摊上逛了一圈 。也许是太忙碌了 , 以前从没留意到仲夏夜的晚上也可以这么热闹 。一天的酷热在夜幕下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去了,习习凉风吹在身上相当的舒畅 。不知不觉中,从夜市走进了附近的公园 。由于公园里各种树木植物很多,尤其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更是枝繁叶茂 。因此 , 酷热的白天公园里会有片片阴凉 , 不见天日,这就成了许多人锻炼消夏的好去处 。而此时公里乘凉的人少了很多,反倒是散步跑步的人成群结队,偶尔还会有三五成群的孩子玩旱冰鞋滑板车 。在他们中间还多了一群神神秘秘的人,他们拿着手电筒,手里握着竹竿或者口稍微大一点的瓶子,不时在地上和树干上仔细的搜索着 。这群人就是摸爬叉的人,据说有的人一晚上能摸到一二百个,更甚者可能会收获三四百个 , 自然这都是别人口中的故事,我是绝对没有逮到过这么多爬叉的 。
其实我就是去凑凑热闹,并不是真的打算去摸一百个爬叉才去睡觉 。无心插柳柳成荫,没走几步就在一棵很粗的大树下发现了一只朝着数前进的爬叉 。喜出望外毫不犹豫的 , 我把这个爬叉拿在手里,收获的喜悦不言而喻 。此时被抓到的爬叉八脚朝天,用力的挠着我的手心 。我的内心突然感觉到了生命的厚重 。爬叉虽小,却是在泥土里长了数年才成熟,而今从泥土里钻出来是要爬上树去完成它生命的蜕变 。想到此处,我毫不犹豫的举起手臂,踮起脚尖把这只爬叉放在树上我力所能及的最高处,只希望它能顺利完成自己的蜕变,不要被其它摸爬叉的人捉到 。我一手依靠在树干上,另一只手掏出手机胡乱玩了几分钟 , 其实是想为这只爬叉争取点往上爬的时间 。这棵树的南面有路灯 , 背面一片漆黑,路灯把树的南边亮了 。我在心里默默的想它肯定不会蠢到往有光亮的地方爬 。于是我转身离去 。
【仲夏夜最开始的样子】大约走了十几米远就看到有一波人转到了树下,并且发现了被我放生的那只爬叉 。不过任凭他们三个怎么蹦跳都够不到它 。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一个人抱起另一个人去摸那只爬叉,未果 。此时他们兴奋的又说又笑不断商量着对策,不知道他们能否遇到一个拿着竹竿的摸爬叉人 。此刻我转身走入了人群之中 , 默默祝福那只爬叉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