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磨墨墨磨人,非人磨墨墨磨人诵读

近来看到一篇文章 , 讲徽墨濒临失传 。突然想起九岁时父亲给我买了块黄山松烟,如今我儿子七岁了,那块徽墨只磨掉一半,正应了苏东坡那两句诗:
此墨足支三十年 , 但恐风霜侵发齿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
应该唏嘘吗?才不是我的文风 , 我是热衷于转折的 。那块墨还剩一半,是因为我不磨墨,只是偶尔试一下新砚 。说到砚,我到是收了不少 。还有各种墨锭 , 漆墨、茶墨、金不换、五百斤油 。做瓷器后,又玩文房瓷,水丞、砚滳、墨床,收了一大堆 。只是有一点,我不磨墨 。
当然用墨汁了,磨墨多累!早期的北京墨汁奇臭,后来曹素功用香料袪臭,有纯正的马应龙味,还可以忍受 。只是有一点不好 , 墨汁胶重 , 写字粘笔 。我一度以为我没能在书坛成名,就是因为墨汁太粘,限制了我飘逸的书风,所以蛮怨恨曹素功 。后来朋友送我半瓶日本带回来的墨汁,不胶不涩,一点如漆 , 然而我还是写不好字,是日本墨汁击碎了我的幻想,于是我又开始仇日 。
但我还是改用日本墨汁,叫玄宗,大概出自诗品的“黄唐在独,落落玄宗”,有高古之味 。后来国内某墨厂耍流氓,抢注玄宗商标 , 自己生产 。然后日本玄宗又改名书亭 , 风采依旧 。

非人磨墨墨磨人,非人磨墨墨磨人诵读

文章插图
磨墨真的是苦差事,一张大字所用的墨 , 大概要磨半个小时 。所以过去的文人是养书童的 。名为书童 , 其实是墨童,主要工作就是一天到晚地磨墨 。还有叫晚辈磨墨的,王铎要写狂草前,他的侄子们先作鸟兽散 。也有人喊老婆磨墨,傅抱石就给夫人刻了记?。耗ツ?。
穷书生就只能自己磨墨了 。《聊斋》里倒是有红颜半夜来磨墨的情节——与其说是磨墨,不如说是前戏 。于是关于磨墨的理论就出现了,一说磨墨的动作可以活动关节,为写字做热身,您不妨自己试试,何止热身 , 热网球肘还差不多 。二说磨墨时,可以凝神静气,思索一会的字怎么写,我只想说,闲,真闲 。
古代欧洲的墨水是橡树皮提取的鞣酸,不沉淀,但容易褪色 。中国墨以碳发色,不褪色,但沉淀 , 古人没有办法,只好做成固体 。先秦的墨是粉末状的,口水就能化开,所以庄子说“舐笔和墨” 。秦汉的墨是颗粒状的 , 那时出现了砚 , 要配一个小石柱 , 叫研子,用来研磨墨粒 。当时也有铜砚和陶砚,都要配研子 。也许砚的名字,就是从“研”演变来的 。
三国时出现了条形墨锭,直接在砚上研磨,研子消失了 。唐代石砚流行 , 唐代《国史补》里写了:“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大概因为过度开采,端州砚到宋代就稀缺了 。包青天曾任职端州 , 离任时不带走一片砚台,被视为清廉的证据 。后来苏轼被贬端州,神宗托他开采砚台 , 东坡又不是青天,给皇上四块 , 自己留了块小的,送给爱妾做描眉之用,不盈一握 , 取名黛砚,好浪漫 。
非人磨墨墨磨人,非人磨墨墨磨人诵读

文章插图
南唐的奚廷珪制墨极佳,后主喜欢 , 赐姓李 。李墨当时就价比黄金,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可惜没有实物流传下来 。李廷珪是歙州人 , 为徽墨的鼻祖,明清徽州有曹素功、胡开文等制墨名家,现在已经是大品牌 。明代徽州出现了用桐油烧制的油烟墨 , 比之前用松油做的松烟墨亮,渐渐成为主流 。松烟墨被边缘化了,用途很少,比如表现蝴蝶翅膀上毛茸茸的黑色 。
制墨讲究精筛熟捣,《齐民要术》说“下铁臼中 , 捣三万杵,杵多益善”,大概颗粒越细,碳黑越纯 。现在市面的墨锭多为观赏用,上面描金绘银 , 却不好用 。实用墨要找墨厂订 , 说清楚你这个我要带回去磨的,人家才肯给你精筛熟捣,做出的墨块也没什么修饰,不好看,好用 。
安徽有文人气,宣城产宣纸宣笔,徽州产徽墨歙砚 。端砚的妙处在眼,歙砚可观在纹,我最喜欢金星纹歙砚,刻个童子端盆 , 仿佛在接金钱雨,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发大财 。李贺写砚工“磨刀踏天割紫云” , 多帅?。墒窍衷诘难夤ぬ? ,采石不肯用斧凿,用炸药,把矿脉震得全是裂纹,砚石采出的少,报废的多,涸辙而鱼 。
墨汁是近代出现的,其发展也是阻力重重 。主要的指责是 , 墨汁少了磨墨那种仪式感 。其实仪式感吧,门槛太低,就像进庙要先迈左脚一样,是一种不问为什么,只问做不做的东西 。总有人以为做了某动作,就得到某属性 , 不过你能静坐焚香,别人也能焚香静坐,那就没啥了不起 。所以乾巽先生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仪式 。
汪曾祺写过,秋天梧桐叶落时,采叶柄扎起来,可磨掉砚上的墨痂而不伤石 。我试过,很灵 , 兴冲冲地告诉画家 , 他说那就是宿墨?。≡窗涯菇饫? ,阴干,化开,再阴干,再化开就成了宿墨 。
非人磨墨墨磨人,非人磨墨墨磨人诵读

文章插图
宿墨指隔夜之墨,胶碳分离 , 渣滓析出,常污损纸张 。所以古人深恶痛绝之,必除之而后快 , 曹寅诗云:“宿墨能除砚始灵,多生于此独忘形” 。正因为宿墨脱胶,可以产生另类的渗化效果,只有高手才能把握 。黄宾虹最精于此道,其画中的氤氲淋漓之气,就是源自宿墨 。
墨汁都能调成宿墨了,就没理由再说其表现力不如墨锭 。几十年前的墨汁的确不灵,但技术在进步 , 今非昔比 。如果现在有人说墨汁画不出“墨分五色”的效果,那是他水平问题,给他墨锭还是不行 。所以说 , 玄宗墨汁给了墨锭最后的致命一击,如同iphone 之于nokia 。
也不用担心墨锭失传,肯定不会的 。只要这个社会尊重生物多样性 , 而且有足够大的人口基数,那么肯定会有人喜欢磨墨,自然有人给他们作墨锭 。就像现在数码几亿像素了,还是有人用菲林 。
__________
【非人磨墨墨磨人,非人磨墨墨磨人诵读】抄我文章者,虽远必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