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大清帝国最后的脊梁被折断

通过四篇文章地介绍,我们讲了中法战争中的基本过程、潘鼎新诿过并陷害冯子材与王德榜 , 最终在左宗棠、张之洞、李秉衡等人地反击下,王德榜也算最终安然度过 。在这次“诿过事件”中,李鸿章在目前公开地资料中是没多少留存的 , 也就是这很符合李鸿章的特点——习惯桌子底下搞小动作 。
(1)时代已经变了,李鸿章势力已经成为主轴
慈禧到了1880年以后为何从支持左宗棠变为倚重李鸿章的原因 。正因为慈禧改变治国战略,他对李鸿章及其淮系人马的倚重就比较明显 。由此,在潘鼎新诿过冯子材、王德榜过程中 , 冯子材很容易就洗清了污水,王德榜就没那么容易了 。
对于楚军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左宗棠非常不满,给张之洞发电报,也要把王德榜及其军队调回自己的账下 。张之洞一看连忙给左宗棠拍电报:朗卿(王德榜)老将,又立新功 。桂防未解,留作长城,不能遽归江南也 。其中委曲,洞当疏通之 。李鉴堂贤者,闻与朗卿水乳,必能维持 。饷未到 , 到即运 。光绪十一年四月初一(1885年5月14日)子刻发
最终,王德榜在左宗棠、张之洞、彭玉麟等人地奋力解脱下才没有被真的“军法处置” 。但左宗棠、彭玉麟毕竟和王德榜属于“利益悠关人” 。在解救王德榜历程中,如果没有两广总督张之洞、做了李鸿章12年下属的代理广西巡抚李秉衡鼎力相助的话,这位参加并有巨大贡献的“镇南关—谅山大捷中的英雄”就真成空气了 。

1900年大清帝国最后的脊梁被折断

文章插图
1885年5月21日,张之洞上奏清廷,王德榜的军队归孙元春统领应该暂缓 。
7月8日 , 王德榜的处罚被解除 。但王德榜最终称病回家,1889年,被授予贵州布政使 。1893年病逝 。
除了王德榜外 , 楚军的刘敖在“保卫台湾”中也被其他淮军将领拿下,当然,这个问题更不好说了 。但刘敖的功过是非也被一些史学者为之叫屈 。同时,还有左宗棠的资金运营、筹集的胡雪岩也在这一年去世 。可以说,1885年,是左系湘军在军事上、政治上被孤立、打压的一年 。即使如此,左宗棠仍然率领抵抗派反对和谈 。
可见其精神之可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大丈夫也!
左宗棠在1884年,之所以能够主管“东南海防”,其关键就在于其军事影响力,以及“楚军主力”都在东南各省 。所以,左宗棠还有“保命”的价值 。
(2)慈禧和李鸿章的“不败而败”是对晚清时期最有利的一次“扭转”的耽误
“镇南关—谅山大捷”在过去被宣传将法军兵锋阻止住了,让清军抵抗派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因此,其意义非常重大 。虽然我们不能拿其作为“战略态势逆转”的标志,但也不能故意忽视他的价值 。“镇南关大捷”,现在有人经常拿法方的资料说并非大胜 。但问题不能这么看 。
【1900年大清帝国最后的脊梁被折断】自1840年以后,中国对外战争中有几次大胜过?或者打平过?在整个晚清,“连小的胜利”都难得 , 但后人经常却对此不以为然 。例如打败阿古柏,许多人都说是“不过打败了一群土匪”,也确实,李鸿章也是这样说的 。所以,你们确实是心有灵犀 。但问题是,左宗棠没打之前,你们的“先人”可说的:阿古柏虎狼之师!左宗棠人老兵疲 。
话不能全被你们说了 。
不能这样做人 。
1900年大清帝国最后的脊梁被折断

文章插图
在“甲午战争”之前,“镇南关大捷”的作用就是“旗帜”充分证明外国人可以打胜!左宗棠在“伊犁问题”上就是这个态度:一战而长志气 。
有些人其实不明白左宗棠的话的内部含义:长了志气之后呢?向西方学习的力度就会更大 , 改革派的势力就会更强大,就会得到更多的人支持 。那么,后面的事情如何变化就难说了 。
然而,让人悲哀的是上有慈禧妥协、外有李鸿章掣肘,一见小胜立刻谈判 。生怕左宗棠、张之洞、李秉衡、刘铭传等人彻底分出过胜负 。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让李秉衡更加看清了李鸿章、淮军的本质 。
综上所述:中法战争最大的失败是让“最后的脊梁”也断了
1885年,身有大病的左宗棠先是三大爱将接连蒙冤、后是彻底无法阻止清廷的投降主义浪潮,最终,在无可奈何中高喊着“渡海”离世 。在临终前 , 口述遗折 , 用最后的力气喊出了一句话:我反对投降!希望皇帝亲君子远小人!
1900年大清帝国最后的脊梁被折断

文章插图
左宗棠故居柳庄复原建筑
在那份饱含为国情怀的遗折中,潜藏着对慈禧地斥责!他尚未觉醒,在慈禧统治下怎么会有为国为民,有的只是她的江山 。
在晚清,他只能被埋没——他根本没有“渡海”的可能,窝囊、爱权是晚清的代名词!
“渡河”是宗泽地怒吼,收复北方!
“渡海”是宗棠地怒吼 , 荡平夷洲上的跳梁小丑和侵略者!
李鸿章潘鼎新死咬王德榜,左宗棠张之洞力保之 中法战争专辑
躲在东罗马、奥斯曼背后的“贸易之国”威尼斯 东西文明碰撞专辑
明英宗亲征时粮食准备充足?14天后何以兵无粮马无草 土木堡之变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