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可填入第①段括号的虚词是
A. 而B. 乃C. 且D. 则
22. 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平州新学由李侯倡议并设计建造 。
B. 太平州的旺族出钱建造了李侯官府 。
C. 太平新学有田地和器具供学者劳动 。
D. 李侯因治理太平有功被当地人感念 。
23. 第②段从“为吏者”写到“为士者”,分析其用意 。
24. 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 。
B. 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 。
C. 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 。
D. 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 。
25. 第③段作者就兴建州学的目的表达了观点,对此作评析 。
【答案】21. B 22. D
23. 先写“为吏者”反衬出李侯知道兴学且不费财伤民之贤,再写“为士者”知学却不知所以学,引出下文阐释“学的目的”,强调写作本文的用意 。24. C
25. 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是统一士人的思想,即通过积累善来继承圣人之道,最终到没有争辩为止 。一统思想有利于思想与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国家的治理与社会的稳定,但没有思想争鸣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
参考译文:
太平州新建的学校在子城东南,治平三年,由司农少卿建安人李侯仲卿主持修建 。李侯担任知州,政令宽简却很有章法,安静不扰却心有安排,所以没有大肆责罚杀戮,而州中的治安非常好 。于是豪门大族彼此相劝勉拿出钱财,来到李侯的厅堂,表示原意捐钱兴建学校以完成李侯的心愿 。李侯为此亲自划拨土地将旧学迁到新址,修建了房屋若干间,其形制如同一个圆环,以这种方式防备水灾 。又划出田地二十顷,以满足求学者的口粮之需 。从大门直到正堂,雄丽壮观而又紧凑,用来祭祀先圣和养育弟子的一应设施都已具备 。南来北往的人都不知道这项工程何时开始,而只见到它的落成 。学校刚刚建成,李侯就任满离开了,全州百姓都对李侯的善举有着不尽的怀念,于是前来请求王某写一篇记述文字以便后人了解李侯当时所付出的功劳 。
啊,学校不能让它停止的这种认识由来已久了 。世上那些当官的人有的还不懂的学校的重要性,而李侯却深知学校教育为先,又能做到不费民财不伤害百姓,而是使他们自己劝勉自觉出力来建成此学,难道不是贤明之举吗?然而当今世上的.士子虽然都明白应该学习,但有人还不懂得学什么、怎么学,所以我想借该州来人请我做记的机会讲讲这个问题 。
继承圣道没有比守善更重要的,恪守善心没有比仁义更重要的 。仁义所施要从父慈子孝的伦理开始 。积蓄善心并不断地丰富它,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而不可自知那就可以称之为神了 。推行仁义并使之及于天下社稷,从而达到圣人对天道的理解高度,这才是学者应该终生孜孜以求的事业,早在圣贤造字的时候就已经实实在在地告诉了人们这些道理 。一切听从君上的旨意,不去听闻下面百姓的声音,初学之时有些心得,却不能将大道贯穿起来理解,这是圣人之道发生歧义、百家之说能够盛行、学者之间有所争论的原因 。学习所以称为学习,最终是要使天下的学者达到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而不再有什么可以争论的问题才停止 。游学在那里,饮食在那里,而却不知道我上面所说的那些内容,那还仅仅是享受可口之食、安逸之居而已 。李侯之所以这样,难道仅仅是给士子可口之食、安逸之居就算达到目的了吗?
- 校园法制宣传活动新闻稿怎么写?
- 档案转出介绍信怎么写?
-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如何写?
- 质量、工期、文明施工承诺书怎么写?
- 旅行社营销工作计划怎么写?
- 初二开学周记如何写?
- 诚信考试的承诺书格式怎么样?
- 农业银行自我鉴定怎么写?
- 秋季运动会广播稿如何写?
- 没去升旗检讨书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