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四 )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 亲情与孝道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孩子无论长多大 , 有多少成就 , 在父母眼中 , 依然是孩子 。正如《傅雷家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傅聪(已是八旬老翁)所说:“我觉得许多人老是问我家书的事 , 好像我还是个小孩子似的 。我已经不再是‘家书’中的小孩子喽!”
是啊 , 当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还在捧读《傅雷家书》时 , 傅聪已经渐行远 , 自成一“家”——一个性格独特、博学多才、愤世嫉俗的世界闻名的大钢琴家 。他的身上 , 有着鲜明的双重叠影:音乐的傅聪和人文的傅聪 。音乐的傅聪 , 充满着诗情画意和幻想 , 被称为“钢琴诗人” 。他的琴声中 , 有一种纯净、质朴以及神幻般的古典美;而作为人文傅聪 ,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涉猎甚广 , 他学识渊博 , 且直言不讳 。他的身上 , 有着矛盾的两重性:叛逆和顺从;细腻和粗犷;正直与宽容;诗情与悲壮 。
看到这样拥有诸多光环的傅聪 , 不由得又让我们想到了《傅雷家书》中那个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父亲 , 那个既对儿子专业要求极为严苛、又对生活琐事关爱有加、既从思想上引领又从情感上帮助的父亲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和震撼 。现实生活中 , 有太多的“父子如敌人”的例子 , 让人伤感让人忧 , 回看傅雷傅聪之间的父子情 , 既是挚爱的亲人又是和谐的师生 , 既是相通的朋友又是心灵的知己 。一封封饱含舐犊深情的家书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和启示 。
“昨夜一上床 , 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 。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两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 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 , 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这恐怕是为人父母者经常会做的事情 , 尤其是在孩子慢慢长大 , 离家远行的时候 。想到儿子临去军营的前一夜 , 自己不也是彻夜难眠 , 凌晨三点钟又起来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 似有千言万语要说 , 到最后无非又是注意身体 , 好好学习 , 听从指挥 , 服从命令之类的俗语 。傅雷夫妇这样的大知识分子也不例外 , 但他们却有了这样无与伦比的幸福:“儿子变了朋友 , 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而且 , 傅雷毫不掩饰自己对儿子优点的夸赞:“我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 , 学到了说话的技巧 , 学到了把感情升华!”能从孩子身上学到知识 , 真是一个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