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范文有没有?( 十 )


那年清明
邀您说说清明老故事
请您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414-3211965,说说您的清明故事 在清明还没有被定为法定节日之前,您是否有请假去祭祖的经历;你是否也在老辈人的要求下,寒食(清明前一天)那天不能动火;是否在清明的那天,你和恋人一起放飞了第一只风筝??
在清明这个祭祀和踏春交织的节日,您的内心是否也在追思先人之后,又变得绿意盎然 。由此看来,您不可能忘记清明这个节日发生的种种,毕竟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人生经历 。
相信那些难忘的清明节经历,必定让您午夜梦回,那么,请您将您曾经的清明记忆和故事,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您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414-3211965讲述您的清明节故事,也可将故事的电子文档发至huier0485@sina.com 。
追忆清明
民俗专家讲述清明历史
过清明节不仅可以去扫墓祭祖,还可以开展如踏青、郊游、荡秋千、拔河等户外活动
清明节,一个起源于周代的古老节日,她陪伴中华民族走过了2500余年,记载着华夏文明之悠远灿烂,见证了中华民族崇尚忠孝的精神品质 。那么,清明节是如何产生、祭祖扫墓的风俗又是怎样形成的?昨日,辽宁省民俗专家郭莲纯,向采访人员讲述了“清明节诞生记” 。
既是节气也是节日
郭莲纯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后来人们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称为二十四节气,而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历书》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也就是说,这种天气晴朗不刮风丝儿的气象,被古人称为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但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郭莲纯说,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的“八节”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