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为什么叫龙眼,桂圆为什么叫龙眼

1、桂圆为什么叫龙眼龙眼的成熟期在农历八月,由于古时称八月为“桂”,加上龙眼果实呈圆形,所以又称龙眼为桂圆 。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 。龙眼与荔枝、香蕉、菠萝(凤梨)同为华南四大珍果 。历史上有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 。
龙眼原产于中国南部地区 , 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ㄇ鞑诟=ā⑻ㄍ濉⒐阄?。生长在南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能忍受短期霜冻,在0-4℃的低温条件,短期内不会冻死 。
扩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黎映琼表示,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可补益心脾 。龙眼肉单用即可补脾气 , 养心血而安神,可用于治疗劳伤心脾、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等症 。
此外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情报部副研究员蒲昭和表示,龙眼肉还含有一种抗焦虑的活性物质,对焦虑症有较为明显的缓解效果 。此外 , 龙眼的铁含量也较高,补血效果显著 。因此,蒲昭和建议 , 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及久病贫血的人可常吃些龙眼肉 。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龙眼可补气养心、缓解焦虑 但并非人人适宜
龙眼因是皇室的贡品而得名“龙眼”,但后来此名反而成为忌讳 。因为吃“龙眼”就是吃“龙的眼睛”,龙(皇帝)的眼睛又岂能吃的呢 。因此龙眼后来有别的名字 。
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圆 。“另有一说桂圆一名是由于龙眼是广西(桂)产的比较多,又圆圆的,所以北方人称之为桂圆,另外亦有人把产自福建称为福圆 。
果实可生吃,也可以含壳烘烤成果干称为龙眼干,一者可以常年存放 , 也是药用的最佳选择;二者避免产季生果产量过多,价格不好或滞销,造成果贱伤农 。还可与银耳等熬成甜汤,十分滋润 。龙眼干含壳保存,去壳去子核后可以保存更久 , 利于长年食用或药用 , 而对于风干的果实肉 , 人们多以“桂圆”称之 。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温度:龙眼生长在南亚热带地区 , 喜温暖湿润气候,能忍受短期霜冻,在0-4℃的低温条件,短期内不会冻死 。中国福建莆田主产区年平均气温为20-22℃,四川产地年平均气温约18℃;冬季短期低温有利于龙眼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
水分:龙眼产区一般年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 。
光照:龙眼为阳性树种,要求阳光充足 。
土壤:龙眼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 。在中国福建莆田主产区,主要为红砂壤、粘土 , 均能生长,只要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几乎各种土壤均能适应 。以砂壤土最好,其次是砂质红壤及粘土 。土壤pH值为5.4-6.5生长最好,碱性土不宜栽种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龙眼
因为桂圆是是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所以也叫龙眼 。
龙圆是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常被称作为龙眼,常绿乔木 , 高通常10余米;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 。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 , 两侧常不对称;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 。
花序大型 , 多分枝;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花瓣乳白色 , 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 。果近球形,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 , 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 。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
扩展资料:
龙眼树要培育自然圆头形树冠 。一般在定植后2-3年内,主干0.5-1米,有3-4个主枝均匀分布以后,逐年修剪,增加分枝级数,最后形成圆头形树冠 。
高压苗的分枝点较低,常由基部抽生徒长枝构成树冠,整形修剪时应特别加以注意幼树生长较快,对较长的春夏梢要适当修剪或短截摘心 , 剪除下垂枝,防止树冠过低 , 及时修剪内膛枝 , 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枯弱枝,促使幼树形成良好的树形 。
定植后的3-5年内,应全部修剪去出现的花穗,减少养分消耗,促抽夏秋梢生长壮实 。鬼帚病枯梢应立即烧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桂圆
名称是因为一个传说而来 。很久以前,蛟龙总要兴风作浪 。桂圆与蛟龙大战三天三夜,斩死蛟龙,挖出龙眼 。县官来夺龙眼,桂圆寡不敌众,吞下一只龙眼,另一只“轰隆”炸裂 。乡亲将桂圆葬在村边 。第二年桂圆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结出累累果实,果肉和果核就像龙的眼珠,所以叫龙眼
龙眼叫桂圆是因为处于古代封建社会的避讳考虑,犯皇家的忌讳的 , 所以需改名,再加上广西产的龙眼颗粒浑圆,质量上乘,于是取广西的别称桂,称之为桂圆 。龙眼和桂圆是同一种水果,桂圆是龙眼晒干后制成,但根据地域不同 , 叫法也不同,也有地区两者叫法并无区别 。
扩展资料:
龙眼生长在南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 , 能忍受短期霜冻,在0-4℃的低温条件,短期内不会冻死 。中国福建莆田主产区年平均气温为20-22℃,四川产地年平均气温约18℃;冬季短期低温有利于龙眼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
龙眼产区一般年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 。龙眼为阳性树种,要求阳光充足 。龙眼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 。在中国福建莆田主产区,主要为红砂壤、粘土,均能生长,只要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几乎各种土壤均能适应 。以砂壤土最好,其次是砂质红壤及粘土 。土壤pH值为5.4-6.5生长最好,碱性土不宜栽种 。
是因为处于古代封建社会的避讳考虑,犯皇家的忌讳的,所以需改名,再加上广西产的龙眼颗粒浑圆 , 质量上乘,于是取广西的别称桂 , 称之为桂圆 。龙眼和桂圆是同一种水果,桂圆是龙眼晒干后制成,但根据地域不同 , 叫法也不同,也有地区两者叫法并无区别 。
扩展资料:
主要价值
药用:果实营养丰富,是名贵的高级滋补品 , 龙眼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甘,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能 。主治气血不足、心悸不宁、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症 , 以及中老年虚弱、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等 。
经济:经济用途以作果品为主,种子含淀粉 , 经适当处理后 , 可酿酒;木材坚实,甚重,暗红褐色 , 耐水湿,是造船、家具、细工等的优良材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眼

龙眼为什么叫龙眼,桂圆为什么叫龙眼

文章插图
2、不白吃为什么龙眼叫龙眼不白吃龙眼叫龙眼是因为龙眼又有龙目、桂圆、圆眼、益智等别名 。龙眼在中国的栽种历史非常悠久,所以有许多别名 。龙眼又叫桂圆,因此常被人们拿来比喻早生贵子和平安富贵的意思 。益智是龙眼另一个别名 , 因为自古以来,龙眼通常被当成益脾建脑的补品,对人的智能有帮助 。
龙眼还有一个荔枝奴的别称,龙眼和荔枝都是无患子科的植物,荔枝奴名字的由来 , 只是因为龙眼的成熟期一般都是跟着荔枝之后而已 。龙眼的成熟期在农历八月 , 由于古时称八月为桂,加上龙眼果实呈圆形,所以又称龙眼为桂圆 。
龙眼的制作方法
1、将桂圆去壳 。
2、桂圆加温开水 , 放适量红糖 。
3、然后打一个鸡蛋放在桂圆上面 。
4、在锅内蒸10到20分钟 , 以鸡蛋蒸熟为佳 。
6、桂圆肉75克,淮生、茯苓各20克 。调味料 , 薏仁、芡实、莲子各37.5克 。
7、薏仁、芡实、淮山、茯苓及莲子均放入锅中 , 倒入5杯水煮开,转小火继续煮30分钟,最后加入桂圆肉煮至释出甜味即可 。
龙眼为什么叫龙眼,桂圆为什么叫龙眼

文章插图
3、为什么要叫龙眼?龙眼名字的由来,正是取之于这果子像龙的眼睛 。《辞源》早有记载:“龙眼即龙目,又名桂圆、益智 。中国原产,闽方蜀道出荔枝处皆有之 。”左思的《三都赋》有“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句 。
因为给他起名子的人是个聋子,他明白眼睛的重要性,有因为他觉得桂圆很重要 , 所以叫龙眼(聋眼)
因为龙眼的含义是大圆,叫龙眼是让人记得住让人知道大而圆的叫龙眼 。
像龙眼呗,呵呵 。
像龙的眼睛呗!
龙眼为什么叫龙眼,桂圆为什么叫龙眼

文章插图
4、古人们为什么称它为龙眼,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龙眼也就是桂圆在我们国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果,尤其在南方更是多见 , 因为它味道特别所以很受人们欢迎 。那么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其中有什么寓意,关于“龙眼”这个名字有一个传说 。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福建的某一个地区有一条恶龙,这条龙平日里不会出来,但是每每到八月份涨潮的时候就出来了 , 它在这个时期兴风作浪,很多人都因为它而经历了很多痛苦的生活 。
它毁坏农田和庄稼,破坏人们的房屋 。弄得民不聊生,人们一直都想要想办法除掉它 , 但是一直没有好办法 。当时这个地方有一个聪明的少年名为龙眼,他的武艺也很高强,看到百姓们受这种苦 。
他觉得很难过,决心要和这条恶龙决一死战,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她想了一个办法到了八月份,大潮来的时候他,他就准备了很多的酒、还有猪羊肉等东西 。接着把酒和这些肉混合在一起 。
等到那条恶龙来到岸边看到这些肉的时候,非常想吃 。很快就将它们都给吃光了,要知道酒这种东西是能醉人的,再加上他放的量很多 , 所以那条恶龙很快就醉倒了 。它才走了没有多久,就躺在地上不动了 。
少年趁着这个机会接近恶龙,用钢刀把他的左眼睛抠下来,恶龙感觉到疼痛,四处翻滚 。它想到逃跑 , 但是少年紧紧的骑在他的身上,怎么也不肯放手,还接着刺他的右眼 。恶龙怎么也逃不出去 。
龙眼在它的身上刺了很多刀,经过很久的搏斗之后,这条恶龙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而龙眼呢?因为恶龙实力很强大,在和它对抗的途中虽然因为恶龙醉酒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同样受了很重的伤 。
后来也去世了,过了不久之后,这里长出了一种水果 , 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以就把这种果品叫做龙眼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古人们对于圆的水果有他们自己的称谓,个头比较大的龙眼叫龙眼,中等一些的被叫做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是如今大家都把他统一叫做龙眼 。
龙眼为什么叫龙眼,桂圆为什么叫龙眼

文章插图
5、为什么桂圆又称龙眼 桂圆又称龙眼的原因1、有一则小故事由来 。据说,很早以前 , 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 。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
2、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 。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 , 决心为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 。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 。恶龙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 。因为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 。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 , 桂圆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 。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 。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
3、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
【龙眼为什么叫龙眼,桂圆为什么叫龙眼】 4、另有一说,古代人把桂圆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的眼睛 , 大个儿的桂圆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把它们统一叫做龙眼或桂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