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游戏读后感1000字( 四 )
两部《胜者出局》 , 对读者“解谜”的动机都给了合理的交代 , 而不是为了“解谜”而“解谜” 。举个类比 , 这就像凶手制造“密室”的动机一样 , 伪装自杀也好、排除嫌疑也罢 , 总会出于某种动机吧?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密室”而“密室” 。
在推理方面 , 首先吴非老师对线索和伏笔的处理能力是极强的 。而各种“道具”的存在 , 使得线索不单单存在于行文中 , 更会存在于照片、复印件等各种实物道具中 , 本书中甚至还有线索存在于主谋发送的“语音”中 。
本书中如果考虑到推理小说的惯用模式 , 其实“猜”到主谋的身份并不难 。难的是 , 通过线索、逻辑和推理的“充分性”来确定主谋 , 这和“猜” , 完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码事 。
首先不难想到的一点是 , 主谋肯定在地铁内 。因为存在“解谜” , 主谋不可能不去了解车厢内解谜和推理的进展 , 不然众人推理没有结果的话 , 主谋通过地铁播放的后续语音会衔接不上 , 而“劫持”也就失去了意义 。同时 , 因为信号屏蔽 , 要么主谋只能通过地铁的摄像头监视车厢内 , 要么主谋就只能是车厢内的某个人 。而这两种情况 , 主谋必定会在地铁内 。如果是前者 , 我……毫无头绪;如果是后者 , 从“某一处”的作案条件来看 , 凶手只可能是一个人 。
本书通过“充分性”推理锁定主谋的过程 , 有多处关键的线索 , 当然也有很精彩的推理 。同第一部作品相比 , 我没有抓住的信息更多 。
至于“诡计”方面 , “诡计”并不是本书的重点要素 , 但书中同样也包含了一个精巧的“诡计” , 作者同样也留下了不少线索 。这些线索和第一部作品相比 , 更加隐晦一些 。
书中还有多次“挑战读者”的经典环节 。“挑战读者”算是本格的标志了 , 尤其在这种遍布“解谜游戏”的推理作品中 , 再贴合不过了 。
另外……作者还在书中不经意间“提”了一下东野圭吾老师 , 感觉别有深意啊 。
在叙述方面 , 围绕“案件”的叙述视角在“地下”和“地上”之间不断切换 , 再配合解谜和推理 , 不断还原事件真相 , 推进情节进展 。“动机”的内容则是主谋的第一人称叙述 。
本案因为故事背景的原因 , 很多语言也会显得略微“哲思” , 例如印象比较深刻的其中一句是 , “生病了 , 人就可以做自己了 。”有过此种经历的读者 , 不知是否曾有过那种 , 在紧锣密鼓的都市生活中 , 病床上心安理得的喘息感 。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老无所依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