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的来历,武侯祠的来历

1、武侯祠的来历【武侯祠的来历,武侯祠的来历】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
1、来历
据《三国志》的记载 , 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 。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
2、地位
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

武侯祠的来历,武侯祠的来历

文章插图
2、武侯祠是刘备的庙 诸葛亮的祠堂为什么叫武侯祠?很多时候,我们在提到“武侯祠”的时候,第一个联想到的人一定是诸葛亮,他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追封忠武侯,因此 , 人们也就将供奉他的祠堂取名为武侯祠 。但是很多人发现,刘备汉昭烈庙同样也叫做武侯祠,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堂都叫做武侯祠,那么这两个祠堂是不是同一个呢?
1.武侯祠的来历
的确是同一个 。“武侯祠”这个名字的来历,就是诸葛亮被封侯的名字,他生前被封为武乡侯 , 死后又被刘禅追封为忠武侯 , 也因此,后世人纪念他的祠堂就叫做武侯祠 。武侯祠应当是很多地方都有,但是这些武侯祠中以成都武侯祠最为出名,规模也是最完善的 , 毕竟这里曾经是蜀汉的都城 , 也时诸葛亮最活跃的地方 。
诸葛亮,字孔明,他的很多事迹想必也不用多说,青年时期隐居,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之后,就一直跟随刘备,出谋划策处理朝政,联合东吴孙权的势力一同抵抗曹操 。勤勉谨慎,事必躬亲,而且还是个发明家 。通过《三国演义》的描写 , 诸葛亮更是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神一级的人物 。
2.汉昭烈庙
汉昭烈庙 , 一听名字也就知道,这是用来祭拜汉昭烈帝刘备的地方 。三国时蜀汉的开国皇帝,早年时期颠沛流离,尝遍人世间的冷暖,也投靠过很多诸侯,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不过很多人都认为,刘备一直到诸葛亮加入自己的阵营,才终于进入事业的上升期,有了诸葛亮的助力,刘备也终于有了转变 。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但是在历史上却一直被称为蜀国或者蜀汉 。然而没两年,刘备就因为与吴国夷陵一战,心力交瘁,战败之后没多久,就病逝于白帝城,留下诸葛亮辅佐刘禅 。刘备死后,成都修建昭烈庙以纪念他 。
3.汉昭烈庙为何也叫武侯祠
其实,武侯祠本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 , 但是明朝时期因为昭烈庙的香火不如武侯祠 , 身为帝王的尊严往哪放?于是朱椿下令拆掉武侯祠,将诸葛亮移入昭烈庙 , 但是仍旧耐不住民间诸葛亮的人气高,人们又把新的拥有诸葛亮的“昭烈庙”叫做“武侯祠”,而且一直都没有改 。
尽管中途也有人提出过意见,认为刘备毕竟是君,诸葛亮是臣,怎么可以反客为主?但是不管怎么改,百姓心中始终将诸葛亮作为主角,一直到后来在讨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候 , 考虑到实际情况,也就仍然叫做武侯祠,而不是汉昭烈庙了 。
武侯祠的来历,武侯祠的来历

文章插图
3、武侯祠的来历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宇 , 始建于西晋末年,到唐代已具规模,与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相并成为君臣合庙 ,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武侯祠也是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
武侯祠的来历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 , 占地15万平方米,始建于章武元年(221年) 。武侯祠是民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也是三国遗迹的源头 。
武侯祠的来历,武侯祠的来历

文章插图
4、武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诸葛亮又称为武侯?武侯就是指诸葛亮,建兴12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最早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 。
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南郊 , 占地56亩 , 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 。初与刘备昭烈庙相邻 , 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 。1672年重建 , 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 。
扩展资料:
武侯祠结构:
武侯祠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 。整个武侯祠坐北朝南 , 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 , 武侯祠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 。武侯祠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 。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部分组成 , 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 , 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以及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 。
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侯祠
武~是当时君王对诸葛军事成就的推崇和评价 , 侯~周代封建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蜀建兴元年公元223年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12年公元234年 ,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最早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 。
诸葛亮的爵位是武乡侯,简称武侯
诸葛亮被封武乡侯 , 武侯是简称
因为诸葛尚武
武侯祠的来历,武侯祠的来历

文章插图
5、武侯祠简介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庙宇所在 。
它肇始于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惠陵修建时,在修建惠陵的同时也修建了汉昭烈庙 。
约在公元500年前后南北朝时期,武侯祠从成都“少城”迁建惠陵、汉昭烈庙旁,这格局持续到明代 。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 明蜀献王朱椿到武侯祠朝拜 , 以“君臣宜为一体”为由,将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为一体,由于诸葛亮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影响超过刘备,民间习惯称为“武侯祠” 。
明末,武侯祠毁于战火 。
清康熙十年(1671年),在旧址上恢复重建武侯祠,形成现在所见格局 。
1961年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4年成立博物馆,1997年三义庙整体搬迁至武侯祠,2003年成都南郊公园与武侯祠合并,2004年10月锦里正式对外开放 。
2008年武侯祠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 2009年1月锦里二期开肆 。
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230亩),由三国文化遗产保护区 、三国文化体验区(即西区 , 原南郊公园)和锦里民俗区三部分组成 。
作为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及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
扩展资料:
来历介绍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 。
据《三国志》的记载 , 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 , 史称惠陵 。
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 。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
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