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周记格式怎么样?( 三 )


以上提示,我均以口述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一班的提示与二班的相比,更锻炼学生的思维性和句子的组织连贯性,以及知识的拓展性,相对来说要难一些 。而二班的提示,更忠于原文,要求学生能用课文中的原句来讲述整个故事 。而且对于较易复述的部分,我通常采用先有全班一起说,再请个别英语学习兴趣不浓,或是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回答,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而对于较难的部分,则是有意识的请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来回答,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继续保持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一学期下来,两个班的学习兴趣较以前浓,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可见,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是十分有必要的 。
此外,在设计教学计划之前,考虑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否可以完成教学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常常可以在教辅资料和教参上看到一些优秀的教学模板和案例,里面的很多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但却不是对所有学校的老师和学校都适用 。如,教学案例中很多使用的是多媒体课件,利用幻灯片和flash等呈现书上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英语来说更容易创造出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更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对于像我们学校这类地处偏远地区的学校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 。这就更需要教师花心思去思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强的教案,并提前做好准备 。
二 巧妙设计问题和测验,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自我肯定的一种情感体验模式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先生认为合理、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理解、记忆等智力活跃 。自信是合理、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之一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巧妙设计问题和测验是培养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之一 。问题的设计应有针对性,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问题的设计应有广泛性,课堂教学的实施对象是全体学生,恰当的问题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思考给出答案;问题的设计应有连贯性,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及初、高中生,常常不能一步就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许多相关的小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最终让学生通过一步步的分析,得出答案 。难易适当的提问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信,更能有效的让学生保持较浓的学习兴趣 。我
在上《What’s Your Name?》(小学新路径英语3 leon D)一课时,为了在授课之初就让学生树立对自己的信心,设计了如下的问题:Look at the picture and observe the picture, then tell us who are they? 因为课文里的人物都是学生熟知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答出来,全班立刻就争先恐后的要回答问题,表现自己 。这时我刻意的请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获得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肯定,建立能学好这堂课的信心和兴趣 。接着,我又问:Gue, what did they say to each other? 这个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较前一个问题而言,可能敢于回答这个问题的学生就少了许多 。这时老师就要对说出自己看法的学生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渴望继续获得成功的体验 。然后让学生听录音,老师根据录音提出难易交错的几个问题,并根据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尽最大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学生也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这样他们才会对英语学习永远保持热情,最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