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饥饿的启迪
进入1960年,天灾人祸带来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
一天中午,走出校门,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围观的人都默默无声,脸上堆满了忧伤 。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为这沉痛的现实而感到深深的不安!
有一次,他带着40多名农校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生产劳动 。一天,房东老向冒雨挑着一担稻谷回来 。他告诉袁隆平,这是他从另一个村子换来的稻种 。
“为什么要换稻种呢?”袁隆平问 。
“那里是高坡敞阳田,谷粒饱满,产量高 。施肥不如勤换种啊 。”老向说,“去年我们用了从那里换来的稻种,田里的产量提高了,今年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了 。
面对饥荒,老乡们不是坐等国家救济,而是主动想办法提高产量,袁隆平很受感动 。
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很大启发: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有重大意义 。他想,自己除了教好课,还要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为老乡们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 。
6、“天然杂交稻”的启示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上年发现的“鹤立鸡群”的水稻种苗播在试验田里,本以为它们会成为有希望的一代 。但事与愿违 。不久,秧苗长高了,但参差不齐,成熟很不一致,且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赶上了它们的前代 。这正是遗传学上讲的分离现象 。
袁隆平猛然醒悟到,“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 。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现在,它的第二代既然发生了分离,那么,去年发现的“鹤立鸡群”的稻株,就可以断定是一株“天然杂交稻”!想到这里,他几乎高兴得跳了起来,又返回田间,再一次来到出现分离的那些水稻植株的试验田里,仔细地进行调查,一一作了记载,反复统计运算,证明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
袁隆平不断地在脑海里琢磨着:既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就充分证明了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出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够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那么,也就一定能够将这种杂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由此袁隆平预见,搞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经过多年的探索,在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召示下,从1964年起,他义无反顾地选定了杂交水稻这道科研课题 。
7、禾下乘凉梦 一位熟知袁隆平的作家,为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禾下乘凉梦》 。这个书名来源于袁隆平的一个梦想 。袁隆平回忆当时研究时,满脑子只有高产水稻,一天晚上,他想着高产水稻进入梦乡,结果在梦中他惊喜地发现种的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 体育教育毕业生自荐书怎么写?
- 大学毕业留言集--我的大学怎么写?
- 七年级教学计划怎么写?
- 小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幼儿教师考核述职报告怎么写?
- 学校运动会广播稿:跑步写法怎么样?
- 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大学生驾校社会实践报告写法怎么样?
- 元旦幼儿代表简单经典发言稿怎么写?
- 最新幼儿园预防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