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春节文化民俗,西北地区在春节都有哪些风俗?

1、西北地区在春节都有哪些风俗?陕西榆林佳县放赫:放赫是陕西佳县白云山地区的一种道教年俗文化活动,是当地人们为祈求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进行的活动 。每逢正月,佳县村民都要用木头精雕制作赫人、赫马,其中包括骑着马的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 , 道教传说中的八仙 , 以及一些骑着仙鹤的老寿星 。除此之外,陕西地区北部安塞县一带还会在农历正月表演安塞腰鼓 。
图瓦人,生活在中国最西北的深山密林中,世代以放牧、狩猎为主,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保留着传统而有神秘的生活习俗 。年三十天一亮,他们便会砸骨头 , 先将牛后腿肉连骨端上,再用小刀把牛后腿肉片片剔下来 。而后屋主人将一条白色的哈达系在骨头上 , 并吟唱圣洁的祝福,之后交还给家中年轻些的小伙儿来砸骨头,把骨头放在剁肉的树桩上,高举斧头猛砸 , 骨头开裂 。砸开后,先有最尊贵的客人手捧骨头吸髓 。然后轮流传递着吸 。
‍‍我的家在西北,那里每当临近春节的时候,家家都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祭祖 。一进入阴历二十三小年后,祭祖扫墓活动就开始了 。去自家的墓地给故去的亲人烧纸钱 , 避免不了的还有些祷告之类的祭奠方式 。祭祖之后就是置办年货了 。每一年家家都会准备好多吃喝,一来庆祝节日,还要在节日期间招待亲戚朋友 。同时还要每人做件新衣服,新袜子,这些新衣服新袜子都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才能拿出来穿上 。‍‍
‍‍‍‍我只说一个习俗,拜年 。年三十儿,要去坟上请先人回家过年 。初一早上,首先给家里的长辈拜年,现在 , 也有叩头的 。之后,吃长面,再去给同族的长辈拜年,也有给同村人拜年的 。第二天,在家闲暇 。不过,家里有去世末满三年的,出嫁女的全家都会回来,媳妇也要回去 。总之 , 拜年一般要延续到初七八以后才会结束!‍‍‍‍
‍‍在我生活的地方,西北 , 基本风俗也有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忘却了很多 , 现在还流传的比如,年三十晚上“接先人”,送纸钱,贴春联,蒸馒头,洗衣服 , 剪头发,过年扭秧歌,唱大戏,很多很多 , 我个人觉得应该传承下来 。‍‍

西北地区春节文化民俗,西北地区在春节都有哪些风俗?

文章插图
2、西安过年的特色风俗文化春节一到,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每个人都在为过年忙碌着 。过年,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那么咱老陕人都有啥传统习俗呢?下面是西安过年的特色风俗文化,欢迎阅读了解 。
吃饺子
在中华民俗中的 , 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 , 为除掉一年的’晦气,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
逛大唐西市庙会
西安大唐西市庙会是盛唐时期我国最大的庙会之一,在中断千年之后终于再次和广大市民见面,融会了中西风情、雅俗共赏 , 已成为西安春节期间一道文化大餐 。
过年蒸花馍
过年蒸花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民俗之一,按照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开始蒸花馍 , 让再普通不过的麦面馒头,摇身一变 , 成为工艺品 。当地人以拥有它们为喜庆――陕西地区独特的主食“花馍” 。
祭把灶火
民间社火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 。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 , 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 , 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
西安城墙赏灯会
西安城墙灯会是具有西安特色,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国春节民间文化盛会,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不但能够欣赏到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观赏体验盛大的节庆活动,还能参与妙趣横生的互动游戏 。
游都城隍庙会
西安都城隍庙会期间,都城隍庙的古乐队会在大殿前的戏台上表演长安古乐,有来自西安城各个地区的锣鼓队前来“斗鼓” 。庙会上各种小商小贩更是让这里成为西安人最钟爱的“原汁原味”庙会 。
大唐不夜城新春民俗文化庙会
春节前夕,兔子、鲤鱼、彩灯、财神等新春元素将大唐不夜城装扮一新,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 大年初一至初七,戏曲巡游、社火表演、舞龙舞狮、迎财神、民间绝技展示等精彩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上最纯粹最热闹的文化体验 。
雁塔祈福 钟鸣五洲
“一元始 , 万象新;钟鼓鸣,传福音;大雁塔,沐圣光;慈恩寺,送太平 。”新年鸣钟祈福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 。在雁塔晨钟里,大家欢聚一堂 , 鸣响108响钟声,为全省人民祝福 。一连九响,凝聚着期盼、表达着爱心、传送着祝福,辞旧迎新,迎接新年 。
西北地区春节文化民俗,西北地区在春节都有哪些风俗?

文章插图
3、陕西春节习俗陕北的春节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 , 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 。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 。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 。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 。推上碾子压糕面 , 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 , 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 。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 。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 。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 , 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 , 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 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 。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
除夕到了 , 万事俱备,贴对联 , 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 。打醋炭 , 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 。“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 , 意为驱邪 , 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 。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 。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 。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 , 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 , 据说 , 这是镇邪的 , 在这里叫“守岁” 。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 。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 。锅里放些吃食 , 这叫“照锅” , 意思是一年不缺吃 。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 。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 。究竟灵不灵 , 谁也不去深究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 。接着 , 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 。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 。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 , 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 , 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 。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 。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 , 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 。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
2009-02-28 17:17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 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 ,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 ,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 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 ,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 , 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 , 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 , 以后发展成挂历 , 至今风靡全国 。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 , 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 , 围坐炉旁闲聊 , 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 通宵守夜 ,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 , 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 ,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 , 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现在 , 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 , 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 , 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 , 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
春节拜年时 , 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 , 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 , 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 , 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 , 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 , 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 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 , 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2009-01-19 19:23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一.过年长辈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 , 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 , 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 。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 , 视为掌上明珠 。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 。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 , 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 。半夜里 , 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 , 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 。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 。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 , 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 , 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 。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 , 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 。《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 , 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 。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
宋元以后 , 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 。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 。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尊长之赐小儿者 。亦谓压岁钱 。"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民国以后 , 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 , 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 , 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
二.过年时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 。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 。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 。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 。”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 。“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 , 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 , “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 , 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 , 意为“粮食满囤” 。另外 , 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 。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 , 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 , 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 。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 , 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 。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 , 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 。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 , 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 。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 。象征三阳开泰 。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 。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 。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三.少数民族是怎样过春节的
中国传统的春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 也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春节期间,少数民族和汉族同胞一样,举行各种民间活动 , 丰富多彩,喜气洋洋 。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 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 , 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 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 , 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 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 , 为正方菱形 , 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 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 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 , 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 , 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 , 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 , 变得丰富多彩 , 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 , 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 , 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 , 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
【西北地区春节文化民俗,西北地区在春节都有哪些风俗?】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 , 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现在 , 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 , 品质高 , 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 , 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 , 称为“团拜” 。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 , 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 , 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 , 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 , 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 , 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 , 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 , 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572610.html
陕西年俗古朴,春节带有着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是三十,而是在“腊日”,和即后来的“腊八” 。是从南北朝以后,才将腊祭移至岁末 。到了民国时期,改用为阳历,所以才把阴历的“年”叫作为春节 。
陕西人把春节叫做“过年”,并且流传了一个有关过年的故事 。话说在远古时期,有一个叫作“年”的凶兽,每当新春来临之际的夜晚 。会出来食人,让人们人心惶惶 。人们在与“年”的对抗中,发现了“年”特别惧怕响声和火光,所以人们想了一个方法,那就是一旦“年”出现,人们就燃起大火,将竹节放进大火里,凶兽一见熊熊大火 , 听到发出爆炸声的爆竹,就逃的无影无踪 。所以随之慢慢的演化成了过年团聚 。贴对联、放爆竹、守岁、吃年饭等风俗习惯 。
陕西乡村把腊月二十三日叫做“过小年” 。在农村有的地方叫做“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祈求新的一年过得温饱 。过完了小年,人们就要为春节来做好准备了 。一般农家,杀猪宰羊,做点豆腐 , 购买蔬菜等做好过年所需要的食材 。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之间为关中人蒸馍的时候 。每家每户都要蒸几笼馍馍,是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以后 , 所以就有着“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民俗 。妇女们要上街为老人孩子们买些新衣服新鞋子等物品、老人们则要购买一些年画、冥币、红字、白麻纸等大年需要的礼仪用品 。
大年夜的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北、陕南 , 还是城市农村,都要“扫社”,城市里面的人民叫做打扫卫生 。要将家里的屋前屋后,窑里塞外,甚至拐角都要打扫的“一尘不染” 。将窗户和房门上重洗糊上白纸 , 贴上大红色的窗花 。大年三十早晨,家家户户都要贴上门神和对联,在屋里挂上年画 。
安康人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十 , 还有这看天气预测五谷六畜能否兴旺的习俗 。相传每天的天气都是有预示的 。即:初一观察鸡,初二是观察狗 , 初三观察羊,初四观察猪 , 初五观察牛,初六观察马,初七而是观察人,初八观察庄稼,初九观察果树 , 初十观察地里的菜 。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 , 谷米贵如金” 。
七大怪习俗:
1、 不在娘家过年 。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已经是夫家的人,当然要在夫家过年 , 除非是被休了 。
在娘家过年是极其不吉祥了的,会给孩子的舅舅带去不幸 。
2 、坐夜 。
大年三十除夕夜,一个大家族的男子们,晚上八点后都要去有寿星的一个家庭里,每人从自己家端一道菜,多少人就有多少道菜 , 这些男子们就开始吃菜、喝酒,说说这一年的变化与得失,这样的场景要持续到后半夜,至少十二点之后,整个过程没有女人参与 。
3 、分性别拜年 。
初一早晨,大家族的男子们组成一队,去家族里的每一个小家拜年 , 在院子里磕头跪拜 。到了中午12点,大家族的女子们组成一队,去家族里的每一个小家拜年,在院子里磕头跪拜 。
4、初一不干活 。
初一这一天,家里的人越逍遥自在越好,如果辛苦干活了,预示着这一年,都将特别劳累 。所以,新年第一天 , 要轻轻松松度过 , 吃的东西,也是前几天都预备好的 。
5、初五打穷 。
初五这一天,一大早就要放鞭炮,把家里的贫穷都打出去,放炮要早,晚了,别人家的穷去就跑到自己家了 。况且,这一天,不能去别人家瞎转悠,免得把自家的穷气带给别人 。
6、七不出八不入 。
老人们讲究出行要看老黄历,正月初七这一天,只能待在自己家里,不适合出远门,不吉利,不安全 。初八不能从外地回自己的家 。
7、不烤不烙 。
正月里,讲究吃有馅的馍馍,不能吃馒头,里面没有东西 , 喻示生活不会富有 。不能烤、不能烙,因为都带着火,又干又有火,家里人容易上火 。
8 、不梳头、不动刀子、不动针 。
正月里 , 大清早不能梳头、不能动刀子,这都是不吉利的 。等过了中午十二点才可以做这些事 。不动针,主要是指女子不做针线活,特别是晚上,动了针,自己的孩子容易生奇奇怪怪的病 。
随着时代变迁、思想开化、信息互通 , 很多习俗都在慢慢淡化,但在老一辈人的心里,还是非常讲究的 。这些讲究里,有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与向往,对旧传统的依恋和怀念,代代相传至今 。在这个开放洒脱的新时期 , 谁愿意遵守就遵守,不愿意也无伤大雅,过年 , 幸福开心就好!
陕北的春节 风俗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 , 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 。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 。每年一进腊月 , 人们就忙起来了 。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 。忙吃忙穿,忙洗忙涮 , 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 。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 , 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 , 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 。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 , 都要换新衣服 。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 。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在这里 , 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 , 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 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 , 叫“增岁顶针” 。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 , 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 。打醋炭 , 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 。“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 , 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 。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 , 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 。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 。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 , 这是镇邪的 , 在这里叫“守岁” 。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 。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 。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 。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 , 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 。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 。究竟灵不灵 , 谁也不去深究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 。接着 , 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 。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 。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 , 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 。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 , 在这里俗称“沿门子” 。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 , 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 。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
陕西省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 , 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 。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 。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 。又以木炭悬于门首 , 据说可以去瘟疫 。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 。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 。当日每人必定饱食 , 称为“填五穷” 。
西北地区春节文化民俗,西北地区在春节都有哪些风俗?

文章插图
4、陕西过年的风俗有哪些?陕西春节有做面食、扭秧歌、做顶针的习俗,春节期间家里的妇女都会将稻米碾成粉末,然后制作馍馍、糕面、油糕、杂面等面食 , 并且会用红线将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寓意着增岁,而且每个村都会组织秧歌队 , 挨家挨户拜年 。而且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 , 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
陕西过年的讲究
大年初一讲究不出门,不能走亲戚,出嫁的女子不能回娘家 。初十到正月十五,称为“追节”,舅舅要带着灯笼和自家用面蒸的鱼到外甥家,给外甥“送灯” 。大年前两天 , 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 , 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 。家家房前屋后 , 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 。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 。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 。
西北地区春节文化民俗,西北地区在春节都有哪些风俗?

文章插图
5、陕西过年的风俗有哪些?1、枣牌牌
在陕西 , 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 , 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 , 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 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 。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
2、秧歌拜年
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 。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 , 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 。
3、吃饺子
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为除掉一年的晦气,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
4、过年蒸花馍
蒸花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民俗之一,按照习俗 , 从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 , 家家户户都开始蒸花馍,让再普通不过的麦面馒头,摇身一变,成为工艺品 。当地人以拥有为喜庆,陕西地区独特的主食花馍 。
5、祭把社火
民间社火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 。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