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行为读后感100字( 二 )


比如母婴关系,如书中所言,从胎儿到墓地,一切亲密关系都是母婴关系的延续,所以书中的第一章便是对母婴之间亲密关系的陈述,这样的观察是相对简单的,因为婴儿本身就不会用语言去表述自己的需要,而母亲常常也是用本能去建立母婴关系 。从婴儿还在母体之内,二者之间就已经产生了亲密关系的开始,而等到婴儿呱呱坠地,婴儿通过哭笑和抓握的行为去获得关注与亲密接触 。
新生儿的第一个月是"猴子式行为"的代表,但人类经历了社会性的成长之后,亲密关系的行为也经历社会性的转变 。成长本就是建立个人身份的过程,也势必开始拒绝已有的亲密关系,通过建立新的关系去确定自身的位置 。这时我们将视角转到两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性关系当中,尤为吸引人的就是对爱情的定义 。
从动物学家的角度去看,人类的求偶行为的本质需求与动物也没有那么多的差异,但文化却非常大地改变了这种行为表现出来的样子,在亲密关系的发展阶段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完整的过程,但在文化的影响下,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亲密关系都会呈现截然不同的外在表现 。
除此之外,一些特殊性亲密行为或替代性亲密行为也成为主要讨论的内容,这时的亲密关系不再需要情感的连结,而更多表现在社会需求上,如按摩等服务带来的亲密行为和宠物带来的替代性亲密行为,都能够改变我们对亲密关系的定义,以及对社会生活中的亲疏的不同定义 。
具体到对行为的研究上,莫利斯在《亲密行为》中总结了很多关于两性行为的数据,并透过行为本身分析了其社会意义,在这一点上,人类需要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在身体的接触上也更加复杂,身体的姿态与行为背后所传达的隐含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元化,即使我们在约定俗成的习得过程中不断更新我们的认知,但在当下我们又因为诸多原因失去了一些关于亲密行为的认知,通过《亲密行为》的追本溯源,也许能让我们重新回忆起“肌肤相亲”的感觉,那些透过屏幕不能够传达的东西,都隐藏在我们言行举止中 。
《亲密行为》读后感(三):一切都跟性有关,只有性本身与性无关
一、亲密行为的两轮周期生命最初的安全天堂
人类的亲密关于始于出生前,胎儿与母体的互动 。蜷缩在温热的子宫里,感受母亲身体的移动和晃动,听母亲的心跳和外界的撞击声,是我们生命初期的感受 。
安全天堂的粉粹——粗暴!
这个安乐窝被急速摧毁,就是降生行为,子宫变成紧缩和挤压的肉囊,这是生命历程中最严重的创伤之一 。
周期1:脱离安乐窝后对补偿行为的需要由强到弱